破甑久生尘,短衣不掩骭。
还渠一斛麦,所拾已杂半。
破甑久生尘,短衣不掩骭。
还渠一斛麦,所拾已杂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东汉时期的高士范丹的生活简朴和清贫。"破甑久生尘",意指破旧的瓦甑(古代炊具)长久不用,积满了灰尘,象征着他生活的贫困和对物质的淡泊。"短衣不掩骭",则是说他穿着简陋的衣服,连膝盖都遮不住,显示出他的寒酸和朴素。
后两句"还渠一斛麦,所拾已杂半"进一步揭示了他的高尚品质。他从田间捡拾回来的一斛麦子,虽然数量不多,但其中混杂了许多杂质,这反映出他并非为了私利而劳作,而是出于对劳动的尊重和对食物的珍惜,即使是微薄的收获,也懂得感恩和分享。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范丹的形象,赞美了中国古代士人坚守节操、安贫乐道的精神风貌。
亸吟鞭、雁峰高处。曾游长寿仙府。
年年长见瑶簪会,霞杪盖芝轻度。开绣户。
笑万朵香红,剩染秋光素。清箫丽鼓。
任滟玉杯深,鸾酣凤醉,犹未洞天暮。尘缘误。
迷却桃源旧步。飞琼芳梦同赋。
朝来闻道仙童宴,翘首翠房玄圃。云又雾。
身恍到微茫,认得胎禽舞。遥汀近浦。
便一苇渔航,撑烟载雨,归去伴寒鹭。
王公子。青春更才美。风流慕连理。
耶溪一日,悠悠回首凝思。
云鬟烟鬓,玉佩霞裾,依约露妍姿。送目惊喜。
俄迂玉趾。同仙骑。洞府归去,帘栊窈窕戏鱼水。
正一点犀通,遽别恨何已。媚魄千载,教人属意。
况当时。金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