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频夜梦至南郑小益之间慨然感怀二首·其二》
《频夜梦至南郑小益之间慨然感怀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客枕梦游何处所,梁州西北上危台。

雪云不隔平安火,一点遥从骆谷来。

(0)
注释
客枕:指旅人或离家在外的枕头。
梦游:在梦中漫游。
何处所:什么地方,指梦境中的地点。
梁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今陕西南部一带。
西北:方位词,指西北方。
危台:高耸的台子,可能指烽火台。
雪云:下雪的云层。
平安火:古代传递平安消息的烽火。
骆谷:古代穿越秦岭的一条重要通道,位于今陕西汉中地区。
翻译
我在异乡的枕头上做着梦,梦中向梁州的西北方向攀登高台。
雪花纷飞中,烽火台上的平安信号并未被遮挡,那一抹火星远远地从骆谷传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频夜梦至南郑小益之间慨然感怀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梦境描绘,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平安的期盼。"客枕梦游何处所",以客居他乡的游子身份,暗示了诗人的漂泊之感和思乡之情。"梁州西北上危台",形象地描绘了梦中所见的景象,可能是对南郑小益之地的想象,那里的高台显得孤独而险峻。

"雪云不隔平安火",运用象征手法,雪云象征着阻隔,但诗人坚信即使千里之外,也能感受到家中的平安讯息,"一点遥从骆谷来",这里的"一点"可能是烽火,它虽微弱却能穿越雪云,从骆谷(古代关隘)传来,传递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牵挂。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远方的深深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家国安宁的祈愿。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次退之蓝关韵

奏疏螭坳上九天,谪官剑浦路三千。

披陈肝胆成微志,跋涉山川赖壮年。

缅邈寄书黄犬后,凄凉陟岵白云前。

君恩欲报知无所,清梦时时到日边。

(0)

和李巽伯韵赠甥刘志道

年少尝读书,复挟琴与医。

世无识真者,持此将安之。

古调不咏俗,空囊不贮赀。

结交名公卿,云间接风期。

披烟对珠玉,常恐生微疵。

向来壁上弓,落杯辄自疑。

此事一了了,昔贤当并驰。

李卿句有眼,妙语真而师。

(0)

冬青

离宫见尔近天墀,雨露常私养种时。

寂寞一株岚雾里,无人识是万年枝。

(0)

右军墨池

张芝学书池水黑,章草如芝古无敌。

右军睥睨难抗行,恨不临池作书癖。

云何汝水之上崔嵬峰,到今方池有遗墨。

此事不特古老传,往往故事书简册。

南丰先生欣得之,手挥巨笔飞霹雳。

云是逸少徜徉山水间,笔墨淋漓此其迹。

呜呼胜事妙入神,千年尺水清粼粼。

有时水面浮墨过,纷纷郁郁非烟云。

我书敧倾不成字,秋雁斜行落窗纸。

印泥沙法安可传,独抚馀踪玩清泚。

但当一日书一箱,笔踪或在子钦行。

他年若榜凌云殿,定不悬橙白头如仲将。

(0)

偈五十三首·其二十八

终日相逢无半面,刚然千里有知音。

不须格外论奇特,只此全机耀古今。

倾盖如旧,白头如新。两镜相照,不隔纤尘。

遍界未尝示相,毫端普现色身。

止犹谷神,动若行云。相见又无事,不来还忆君。

(0)

木落望始远,阴沈其奈何。

遥山云四闭,飞雪两相和。

天惨景愈短,楼高寒更多。

凝然空引睇,鸿鹄不知过。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