缟衣朱顶立亭亭,千岁形模□□经。
啄食定思何处物,玉田芝草正青青。
缟衣朱顶立亭亭,千岁形模□□经。
啄食定思何处物,玉田芝草正青青。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白鹤图景。诗人以“缟衣朱顶立亭亭”开篇,巧妙地运用了“缟衣”和“朱顶”两个意象,分别形容白鹤的羽毛如雪般洁白与头顶一抹鲜红,形象地勾勒出白鹤的外貌特征,同时“亭亭”二字则赋予了白鹤以高洁的姿态,展现出其卓然独立的形象。
接着,“千岁形模□□经”一句,通过“千岁”一词,不仅强调了白鹤长寿的形象,也暗示了其历经沧桑而不改其本色的品质,仿佛是时间长河中不变的见证者。此处的“□□”可能为脱字或留白,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使得诗句更加含蓄而富有韵味。
后两句“啄食定思何处物,玉田芝草正青青”,进一步展现了白鹤的生活习性和自然环境。白鹤在觅食时,心中或许会思考着何处能找到美味的食物,而此时,远处的玉田芝草正一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这一场景既体现了白鹤对食物的渴望,又描绘了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白鹤的形态、生活习性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不仅展现了白鹤的美丽与高洁,也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三分鼎峙,算江东虽小,尽多人物。
一片江山千古恨,崩浪怒冲高壁。
湖海孤臣,经年放废,破帽撑风雪。
浪游怀古,问君谁是豪杰。
驾此一叶扁舟,举杯属客,清兴樽前发。
凌涉沧茫三万顷,洗荡凡尘消灭。
夜静江空,洞箫清润,露气侵华发。
仰天一笑,醉中卧对明月。
危楼岌嶪接三台,此日登临倦眼开。
山势欲随双塔去,潮声如控万峰来。
屠龙旧业馀衰草,跃马当年剩故台。
满目兴亡增感慨,振衣千仞少人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