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山开古庙,登眺及新晴。
分草穷泉出,攀藤静鸟惊。
松风吹鬓乱,岩日照衣明。
兴剧归来晚,村烟入望横。
尧山开古庙,登眺及新晴。
分草穷泉出,攀藤静鸟惊。
松风吹鬓乱,岩日照衣明。
兴剧归来晚,村烟入望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铨在明时游历至尧山,登临古庙所见之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
首句“尧山开古庙”,点明地点和历史背景,古庙在巍峨的尧山之中,透露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气息。接着“登眺及新晴”,描述了诗人选择在天气晴朗之时登山远眺,心情愉悦,景色宜人。
“分草穷泉出,攀藤静鸟惊”两句,生动描绘了诗人深入草丛,探寻泉水源头的过程,以及攀爬藤蔓时惊动了栖息的鸟儿的情景。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体现了诗人的探险精神。
“松风吹鬓乱,岩日照衣明”则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置身于松林与岩石间的感受。松风拂过,吹乱了诗人的鬓发,岩上阳光照耀,使得衣裳显得格外明亮。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听觉上的美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最后,“兴剧归来晚,村烟入望横”表达了诗人因沉醉于美景而忘记了时间,直至天色渐晚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此时,远处村庄升起的炊烟横贯天际,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温馨与归宿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诗人游历古庙时所见的山水风光,以及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山行常蹇蹇,水行夷且宛。
轻舟逐流水,晨色犹漫漶。
雅道乐安恬,幽人有园馆。
竹素纷委积,轩楹飒闲远。
微官厌卑渫,馀日甘冗散。衣食岂馀饶,菅麻与蒲?。
生儿似江革,辞气尤愿款。
清吟楷法书,作字特遒婉。
嘅彼云海禽,毛羽何丰满。
去去迷所休,恒忧百年短。
君不见蔡州城下三尺雪,绯衣小儿二尺铁。
汝水鳞鳞苍瓠悬,不洗逆雏襟上血。
吏部落笔走风雨,穹碑清庙生民语。
颛臾乃在邦域中,君诛一臣何足诩。
乾坤万世开皇元,天戈一指清中原。
方将泥金泰山顶,残灰岂问幽兰轩。
画名无言诗,所贵存天和。
包含物之理,方外手可摩。
赵君图画手,前辈诚无多。
吴缣二三尺,意马挥干戈。
画水有清意,凉风皱微波。
画山无著色,岱宗夫如何。
浮图寺之表,舴艋岩之阿。
披图一回首,逸兴高嵯峨。
纷纷名利人,尘土双鬓皤。
我亦在其间,岁月空蹉跎。
林泉有馀兴,从此归渔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