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条萦恨正依依,睡倚红香思欲迷。
墙外不惊飞絮起,窗前偏却小莺啼。
庄周晓梦成寥寞,金谷春游益倦栖。
解意东风忽吹醒,寻芳人在画栏西。
春条萦恨正依依,睡倚红香思欲迷。
墙外不惊飞絮起,窗前偏却小莺啼。
庄周晓梦成寥寞,金谷春游益倦栖。
解意东风忽吹醒,寻芳人在画栏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午后的静谧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的微妙情感交织。
首联“春条萦恨正依依,睡倚红香思欲迷”以“春条”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萦恨”则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与思绪。诗人仿佛在花香中沉睡,沉浸于自己的思绪之中,难以自拔,表现出一种深深的迷离感。
颔联“墙外不惊飞絮起,窗前偏却小莺啼”运用对比手法,墙外的飞絮虽多,却并未引起诗人的注意,而窗前的小莺啼声却格外清晰,似乎在呼唤着诗人的注意力。这种对比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喧嚣之间的关系。
颈联“庄周晓梦成寥寞,金谷春游益倦栖”引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思考,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厌倦。金谷春游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往昔欢乐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
尾联“解意东风忽吹醒,寻芳人在画栏西”以东风的吹拂为转折点,暗示诗人被唤醒,从沉思中走出。这里的“寻芳人”既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是某种内在的自我觉醒的力量。最终,诗人找到了新的方向,或者说,他重新发现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站在画栏西,或许意味着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或新的起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位诗人面对春日午后静谧时光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积阴之气凝不流,澄辉上薄蟾宫秋。
灵娲鍊雪补天罅,六合幻一琉璃沤。
沤光滉瀁烛银浦,三山历历明可数。
宝奁开影出素娥,桂露飞香洒黎母。
先生独坐海上亭,肝胆莹若梅花冰。
初疑骊珠起甓社,熟视坎德交金精。
六鳌伏穴不敢动,天地无波一泓冻。
玉螺沆瀣漱玄津,铁网珊瑚注清梦。
紫鹏飞来翼垂云,药成兔鼎许见分。
先生跨鹏擘云去,麻姑已约南溟君。
我家筝奴忧乐同,尘埃满面鬓发蓬。
徽弦不具挂墙壁,似惭无以娱衰翁。
夫君一见为披拂,坐使寒谷为春融。
中含太古意味足,杂以新态来无穷。
繁声流水不可喻,直与造化相冥通。
形神久已坐灰槁,一旦抉剔驱盲聋。
寂然反听杳难诘,但觉万窍俱玲珑。
千金不得和扁力,谁谓起废由枯桐。
曲终玄旨竟谁会,非弦非指仍非空。
拂衣欲往君且止,为我乘兴弹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