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处暑日二首·其二》
《处暑日二首·其二》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半夏愁望雨,雨足且及时。

早禾并晚谷,高田复下陂。

均转歉为丰,非予意所期。

方当庆逢年,吾民庶免饥。

闽中报夏旱,淮下涨南涯。

嗟嗟茕独哀,何由拯垫危。

丁宁命抚恤,不待成灾题。

喜近而忽远,浅衷吾不为。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弘历创作的《处暑日二首(其二)》。全诗以处暑时节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忧虑。

首句“半夏愁望雨,雨足且及时”,描绘了处暑时节,雨水恰到好处,既不过多也不过少,给人以舒适之感,同时也暗含着对雨水适时的期待,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

接着,“早禾并晚谷,高田复下陂”两句,通过对比早熟和晚熟的作物,以及高处和低处的田地,展现了农业生产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隐喻了社会生活的丰富与差异。

“均转歉为丰,非予意所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恩赐能够转化为丰收的喜悦,但这种转变并非他所预期的,暗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存在着不可预测的因素。

“方当庆逢年,吾民庶免饥”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丰收的期盼,以及这种丰收对于民众生活的重要性。在古代,粮食的丰歉直接影响着百姓的温饱问题,因此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民众免于饥饿的美好祝愿。

接下来,“闽中报夏旱,淮下涨南涯”两句,通过对比福建的旱情与淮河下游的水涨,反映了不同地区面临的自然环境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民生问题。

“嗟嗟茕独哀,何由拯垫危”表达了诗人对身处困境的民众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如何解决这些困境的忧虑。这里的“茕独”指的是孤独无依的人,而“拯垫危”则是指拯救处于危险之中的人们。

最后,“丁宁命抚恤,不待成灾题”强调了政府或统治者在灾害发生前就应采取措施进行救助,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管理与人道主义的重视。

“喜近而忽远,浅衷吾不为”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情况的乐观态度,同时又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有限,无法完全解决所有问题,流露出一种无奈而又积极的心态。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更体现了他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社会责任意识。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登叔浑侄祝山园林

山桥通断岸,树杪见高台。

松子当窗落,渔歌渡海来。

烟霞藏洞壑,云物净氛埃。

虽去嬴秦远,桃花未可栽。

(0)

鼎湖客夜呈湛慈和尚

不梦亦不觉,山空月复清。

谁能此山上,垂手月中行。

万虑已皆寂,一心安所生。

何期方丈外,容听夜钟声。

(0)

喜吴谓远广文自琼南归里觐省

立马荆花下,逢君海外归。

攀条忆别日,两度隔芳菲。

教泽流香国,欢颜溢彩衣。

但能娱白发,禄养莫辞微。

(0)

合江楼前走笔送刘鳌石还广州即有太原之行

罗浮之高高插天,丰湖水阔与天连。

东江倒流西入海,送君归去不用买一钱。

君归长揖谢浮丘,牵车直向太原游。

吕梁虽塞君易凿,龙门未辟君安愁。

君才酷似黄河流,排山转峡非人侔。

程婴已死高义在,不妨悲歌当泣藏山头。

管涔山好君莫隐,干将神物岂长韫。

英雄胸中剑犀利,一朝跃冶人难近。

君乡本有卧龙山,草庐筑就可投闲。

老夫亦渐耕罗浮,南越东瓯咫尺间。

(0)

归自滇中呈故园同社

乾坤谁遣又生存,禹鼎销沈日月昏。

乌鸟岂知还故苑,芳兰今始避当门。

浮生孟浪终惭道,未死颠连恐负恩。

乱后故人相念否,高歌谁为作招魂。

(0)

送太常人镜游鸡足

道流结束宰官行,问讯云淙眼独明。

怀里几时劳梦寐,望中何以寄平生。

秋兼山水俱无尽,人与文章渐有情。

胜事如君消受得,等閒饱听石泉声。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