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此升斗狭,鳣鲟非所容。
安知庖所捐,后不成蛟龙。
为尔释囚拘,置之清泠中。
不有网罟忧,安见拯济功。
掉尾一何欢,馀困犹噞喁。
孰云我非鱼,正见所乐同。
知此升斗狭,鳣鲟非所容。
安知庖所捐,后不成蛟龙。
为尔释囚拘,置之清泠中。
不有网罟忧,安见拯济功。
掉尾一何欢,馀困犹噞喁。
孰云我非鱼,正见所乐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创作的《养鱼》。诗中以养鱼为喻,表达了对人才培养和释放束缚的思考。
首句“知此升斗狭,鳣鲟非所容”描绘了小池塘中容纳不下大鱼的情景,暗喻了在狭窄的环境中难以施展才能。接着,“安知庖所捐,后不成蛟龙”则指出,被抛弃的鱼儿未来可能成为蛟龙,比喻被忽视或压抑的人才,经过适当的环境和机会,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为尔释囚拘,置之清泠中”表达了诗人希望解除人才的束缚,将他们置于广阔的天地中,给予自由发展的空间。“不有网罟忧,安见拯济功”则强调了提供良好环境的重要性,只有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发挥出人的潜力。
最后,“掉尾一何欢,馀困犹噞喁”通过鱼儿在清水中自由游动的场景,展现了释放后的喜悦与自由。“孰云我非鱼,正见所乐同”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人才与自由的共鸣,认为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和自由的权利。
整首诗通过养鱼这一日常景象,寓言般地探讨了人才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以及自由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庭阶少幽蔚,树石聊森陈。
海椶最先来。
相看两经春。
风枯黄发短,雨老苍皮皴。
叶添朝暮层,尚欠著语新。
阴霖欻几月,芳苞吐轮囷。
尝闻肤毳间,若笋味可珍。
使其姿柔媚,未必藏甘淳。
耐馋不忍剖,是乃吾术仁。
诗人例虚谈,夸衒毋谆谆。
缘木而得鱼,虑贻俗子嗔。
我家正对风烟住,饱看阴晴变朝暮。
清秋非但入诗脾,挽向溪山深处去。
溪山深处是湖州,水合云凝不断头。
晒稻坡前移拄杖,罩鱼滩际泊扁舟。
入城要尽登临目,驼桥系缆因留宿。
旧游十载梦惊回,堤边老柳依然绿。
凌晨取道岘山前,洼樽就拊穹崖巅。
萦纡遥指道场路,挂席径造寻幽禅。
弯环港转茭田上,莺簧激列千松嶂。
竹舆飞入翠光中,宝合朱扉恣舒望。
当年祖讷伏於菟,蹑屐旋薙荆榛居。
至今夜半吼寒月,守护净境严驱除。
呼灯谈话倏度夕,粥杯人赴云堂集。
日高振袂过隣峰,老衲相看但长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