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石径斜,行歌遇樵者。
黄叶一肩挑,冲云归去也。
寒山石径斜,行歌遇樵者。
黄叶一肩挑,冲云归去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山林图景,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深秋时节山间的情境。首句“寒山石径斜”,以“寒山”点明季节与地点,暗示了深秋的寒冷与山的静谧;“石径斜”则描绘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接着,“行歌遇樵者”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山中人物活动,行歌即边走边唱歌,这里不仅表现了樵夫的自在与乐观,也增添了诗歌的韵律美。在这样的背景下,偶遇的樵夫成为了画面中的重要元素,增加了故事感和生活气息。
“黄叶一肩挑”描绘了樵夫肩上挑着黄叶的画面,黄叶象征着秋天的丰收与自然的凋零,同时也寓意着生活的艰辛与收获。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深化了主题,使读者感受到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最后,“冲云归去也”一句,用“冲云”形容樵夫离开时的动作,既表现了他自由自在的形象,又暗示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整个画面在动态与静态、人与自然之间达到了完美的平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意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山林世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竹下倾春酒,愁阴为我开。
不知临水语,更得几回来。
风流怀二陆,才名动三吴。
荒冢今何许,千载空烟芜。
当时逞文笔,万象争先驱。
有如明月璧,美价倾鸿都。
古运有翻覆,韫椟空良图。
惜哉去就轻,丧此千金躯。
人生各有死,百年同须臾。
独遗文字芳,乃与天壤俱。
凄凄九山塞,冉冉谷水枯。
白鹤久已寂,黄犬不复呼。
斯人今已矣,吊古空嗟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