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请衰羸住北州,七年魂梦旧山丘。
心清槛底潇湘月,骨冷禅中太华秋。
高节未闻驯虎豹,片言何以傲王侯。
应须脱洒孤峰去,始是分明个剃头。
谁请衰羸住北州,七年魂梦旧山丘。
心清槛底潇湘月,骨冷禅中太华秋。
高节未闻驯虎豹,片言何以傲王侯。
应须脱洒孤峰去,始是分明个剃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独特的生活选择。"谁请衰羸住北州,七年魂梦旧山丘"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遥远的北方地区度过了七年的时光,其内心始终萦绕着对故乡山丘的记忆和向往。
接着的"心清槛底潇湘月,骨冷禅中太华秋"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心境。这里的"槛底"可能是指寺院中的围栏,"潇湘月"象征着清澈明亮,"骨冷"形容一种超然物外的冷静,而"太华秋"则让人联想到深远而又有些萧瑟的山色。
诗人的个性和坚持也在"高节未闻驯虎豹,片言何以傲王侯"中得到了体现。这里的"高节"指的是高尚的情操和品格,而"驯虎豹"则是比喻那些能屈能伸、阿谀奉承之人。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意去迎合权贵的心态。
最后,"应须脱洒孤峰去,始是分明个剃头"透露出诗人的出世想法。他选择了离开尘世的烦嚣,前往寂寞的山峰,以求心灵的彻底解脱。这里的"剃头"可能象征着剃除俗念,成为一名僧人或道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渴望以及他超越世俗、追求个人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