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营曲》
《野营曲》全文
明 / 唐之淳   形式: 古风

野营无城复无栅,掘水为濠倚沙碛。

乌旗焰焰起中军,毡帐重重插戈戟。

帐前健儿椎大鼓,旗下才官彀弓弩。

烟飞炮火夺天星,风点柝声传夜雨。

时将铁骑哨东西,沙草生香入马蹄。

白狼河边狐豕尽,红螺山外雪云低。

就中借问何官属,半是公侯半藩牧。

圣人三殿授兵符,列校两边听约束。

幕府深沉昼刻迟,烽堆寂静羽书稀。

裹粮束甲行分垒,走狗呼鹰看打围。

东飞金乌西走兔,九州四海皆王土。

凯归莫忘野营歌,归向朝中作歌舞。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野营曲》描绘了一幅边塞军营生活的画面。诗中通过细致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士兵们在野外扎营的情景,如挖掘沟濠、搭设帐篷、操练武艺等,展现了军纪严明和紧张的备战气氛。

"乌旗焰焰起中军,毡帐重重插戈戟",以鲜明的色彩和动态形象刻画了军旗飘扬、兵器林立的营地景象。"帐前健儿椎大鼓,旗下才官彀弓弩",生动描绘了士兵们的勇猛与训练有素,鼓声与箭矢交织出战斗的序曲。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烟飞炮火夺天星,风点柝声传夜雨",展现了夜晚的战争场景,炮火连天,柝声入耳,营造出紧张而肃杀的氛围。"时将铁骑哨东西,沙草生香入马蹄",则描绘了骑兵巡逻的场景,马蹄踏过沙草,带起阵阵香气,显示出边疆的独特风貌。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军中将领的描述,"半是公侯半藩牧",揭示了军营中的等级制度,而"圣人三殿授兵符,列校两边听约束"则强调了军事命令的权威。最后,诗人以"凯归莫忘野营歌,归向朝中作歌舞"收尾,表达了对胜利的期待以及对军旅生活的怀念,同时也寓含着对朝廷功名的渴望。

整体来看,《野营曲》语言简练,意境雄浑,展现了明军营生活的壮丽与艰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唐之淳
朝代:明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猜你喜欢

分向湘山伴野蒿,偶并香草入离骚。

清名悔出群芳上,不入离骚更自高。

(0)

缘识·其三十四

清洁恭虔禋上帝,郊仪大设康哉世。

人心肯悦化来同,礼乐咸修依古制。

景福照明何举措,千官俨雅登云路。

一阳初启煦仁风,我运唯扬均遍布。

道德功惭情不已,常如取朽九重里。

未曾一日贵为尊,抚念苍生皆赤子。

羽卫旌幡花作队,雍熙民泰俱阛阓。

承平岂足尽言之,万里山河观掌内。

(0)

缘识·其三十六

促轸调弦急,碎声用意弹。

指头轻妙和,莺舌五音端。

(0)

逍遥歌·其六

绵绵若论太幽深,即是流珠不是金。

万卷经文兼在目,机关绝妙有浮沈。

(0)

念奴娇·其三三和

白蘋影里,向何人可话,平生心素。

月魄冰魂凝结就,犹薄湘妃洛女。

吴沼芙蓉,陈陂菡萏,散入玄珠浦。

采花蜂蝶,雾深都忘归去。

堪笑并蒂霞冠,双头酡脸,只为多情苦。

空遣隔江游冶子,撩乱心飞目注。

同出泥涂,独标玉质,不是曼陀雨。

风清露冷,有人长自迟伫。

(0)

陆宣公祠

凛凛清规百世师,功名仅见奉天时。

忠谋任起奸邪忌,感泣宁无士卒思。

落日桑榆存旧迹,西风芦苇护荒祠。

忠宣流落何遗恨,留得良方与后医。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