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雉》
《雉》全文
宋 / 丁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雉操扬琴奏,名翚拂扇尘。

其文伊洛地,厥贡越裳人。

几为郎官集,还因今邑驯。

山梁时饮啄,媒翳莫朝亲。

(0)
翻译
野鸡挥动琴弦起舞,华丽的雉鸟拂去扇上的灰尘。
它的文化源自伊水和洛水之地,贡品来自遥远的越裳之人。
它曾被选入郎官之列,如今在本地成为家禽。
在山间桥梁上偶尔觅食饮水,媒鸟不再亲近它。
注释
雉操:野鸡起舞。
扬琴:挥动琴弦。
名翚:华丽的雉鸟。
拂扇尘:拂去扇上的灰尘。
伊洛地:伊水和洛水之地,古代中原文化中心。
厥贡:贡品。
越裳人:古代南方的越裳国居民。
郎官集:郎官群体,古代官职之一。
今邑驯:现在的地方驯养。
山梁:山间的桥梁,比喻野外。
饮啄:觅食饮水。
媒翳:媒鸟,指传递信息的鸟类。
莫朝亲:不再亲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和高洁的情操。开篇“雉操扬琴奏”即设定了一个高雅的场景,雉鸟以其清脆的声音伴随着琴声,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寓含了诗人追求精神寄托的意境。“名翚拂扇尘”则继续这种优雅的情调,翚是羽毛华丽的鸟,比喻诗人的才华和修养,用羽扇轻拂尘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待世俗纷争的态度。

“其文伊洛地,厥贡越裳人”一句,通过对古代文化中心——伊洛(即伊水、洛水流域,即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以及远方的越裳之地(指南方或东南沿海地区)的引用,展示了诗人的广博学识和胸怀。这里“文”、“贡”两字,用来强调文化传承与物质贡献相结合的重要性。

“几为郎官集,还因今邑驯”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生活的态度,虽曾参与朝廷的聚会(郎官集),但最终选择归隐,原因是因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不满。这里的“还因”二字,透露出一种无奈和退让的情绪。

“山梁时饮啄,媒翳莫朝亲”则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山梁之上,偶尔举杯饮酒,享受大自然赋予的宁静与自由。而“媒翳莫朝亲”表达的是诗人对世间纷争和人情冷暖的超脱态度,不愿再去介入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作者介绍
丁谓

丁谓
朝代:宋   字:谓之   籍贯:丁氏先祖是河北   生辰:966-1037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人。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前后共在相位七年。因作恶太多,丁谓最后被罢相,贬为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司户参军,他的四个儿子、三个弟弟全部被降黜。抄没家产时,从他家中搜得各地的贿赂物品,不可胜纪。景祐四年(1037)闰四月,卒于光州,归葬苏州城西华山习嘉原。
猜你喜欢

贺何不偕新翁

与君皆老矣,继美在弓裘。

即此夭桃赋,无非式谷谋。

百年宁复事,五岳续为游。

颇忆曹丕语,成翁未白头。

(0)

岁暮有作

死前生后事无涯,只系皇天不系才。

得酒直须千日卧,摊书空过十年来。

身同海燕家长寄,日与河鱼夜并开。

深掩柴门对童稚,一冬飞尽故园梅。

(0)

丙午岁旦漫题

鹊噪莺鸣在四邻,鬓毛羞与岁争新。

山妻漉酒相娱老,稚子牵衣出拜人。

道不偶时聊自放,诗非繇命莫教贫。

可能更得闲无事,三十六回春草春。

(0)

屈翁山见过二首·其二

酒浊不可饮,弦悲难重陈。

平生废蓼莪,念子有老亲。

虽无爵与禄,色养逾八珍。

胡风自西来,四海同其尘。

枭獍言大孝,乌哺为不仁。

勉哉反古道,独立如披榛。

葵花虽不实,犹能安其根。

君子垂令名,所以扬二人。

(0)

归舟四首·其二

舟路翠微上,了然知寂机。

溪声虚自答,山色静相晖。

饮鹿妨人去,栖禽择木飞。

物情从所好,吾亦薄言归。

(0)

四时白纻歌五首·其三秋白纻

素衣轻举襳袿红,朱唇不动音微通。

如骄似怨不自容,翩若芙蕖秋被风。

轻弦细语传纤手,寄心赠君君不有。

白云东下雁南飞,令颜一去不复归。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