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然睹高廪,不讳丰年优。
多黍复多稌,西陌将东畴。
馀三防后岁,具四播今秋。
孰谓农有暇,请看食未浮。
宛然睹高廪,不讳丰年优。
多黍复多稌,西陌将东畴。
馀三防后岁,具四播今秋。
孰谓农有暇,请看食未浮。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家风俗画卷,展现了古代农民辛勤耕作的场景与丰收的喜悦。诗人以“宛然”开篇,仿佛亲眼目睹了高粮仓中满满的粮食,暗示着丰年的到来,不避讳对丰收的赞美。接着,“多黍复多稌”,点明了粮食的种类,黍和稌分别代表了不同类型的谷物,丰富而多样。
“西陌将东畴”则描绘了农田的广阔与布局,从西到东,一片繁忙的耕作景象。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未来丰收的期待,“馀三防后岁,具四播今秋”,预示着今年的播种与收获,为来年的丰收打下基础。最后,“孰谓农有暇,请看食未浮”,虽言农事繁忙,但丰收的果实已如浮在水面,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富足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农耕社会的风貌,以及人们对劳动成果的自豪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诗人弘历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将田家风俗图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既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尊重,也流露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佩之情。
都城春如暄,澹荡风光好。
雪罢冰亦泮,长空曀如扫。
文澜漾太液,晴霞涌琼岛。
顾我同署良,行迈何草草。
高堂念亲癠,夙夜心如捣。
岂无一觞酒,为子饯远道。
去乡三十年,昔壮今已老。
同邑不同归,临岐增懆懆。
蓟门宿雨霁,西山翠如扫。
送子出城闉,看山还懆懆。
念子匡庐秀,秋官致身早。
皎洁瑚琏质,岁久声逾好。
昔晤愧匆匆,兹别仍草草。
百年几离合,不觉壮已老。
斗酒慰羁颜,商歌写幽抱。
贵贱各有分,贫富安足道。
何以赠暌违,清名逝为宝。
东岱五岳宗,雄誇齐鲁疆。
磅礴据深广,峻极凌穹苍。
春云起肤寸,乘风歘飘扬。
弥谷乍蔼蔼,浮空忽洋洋。
日观不可辨,环道杳茫茫。
若人尚父裔,家居岱之阳。
诗书际明世,冠绂趋朝行。
引领日东眺,含思在高堂。
不闻泰山云,作霖雨八荒。
僶勉励所志,以副君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