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亭桥下水无波,独客扁舟试一过。
抚景自惭佳句少,思亲还恨别情多。
东风燕子穿花雨,落日渔郎起棹歌。
却上高篷望西北,青山云影共嵯峨。
南亭桥下水无波,独客扁舟试一过。
抚景自惭佳句少,思亲还恨别情多。
东风燕子穿花雨,落日渔郎起棹歌。
却上高篷望西北,青山云影共嵯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乘舟游于南亭桥下的宁静水面,周围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但内心却充满了对佳句的自惭和对亲人的思念。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外界的自然美景与内心的复杂情感交织在一起。
首联“南亭桥下水无波,独客扁舟试一过。”以静谧的水面上无波澜开篇,引出诗人独自乘舟游览的情境,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颔联“抚景自惭佳句少,思亲还恨别情多。”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感慨,既为未能即兴创作出满意的诗句而自责,又因思念亲人而感到遗憾,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细腻与丰富。
颈联“东风燕子穿花雨,落日渔郎起棹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春风轻拂,燕子在雨中穿梭,夕阳西下,渔夫悠然自得地唱着歌。这一联通过动态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尾联“却上高篷望西北,青山云影共嵯峨。”诗人离开小舟,登上高处,远眺西北方向,只见青山连绵,云影交错,壮丽而雄浑。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观,也象征着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彼昼何长,岁计乃短。迨我今暇,申此诚款。
吹笙鼓瑟,以乐嘉宾。中苟不接,化为劳薪。
昔我初生,伤乎末季。及吾方刚,而乃不啻。
盻彼流水,其流汤汤。亮无利楫,孰溯以航。
岁不我与,世亦如斯。道远倒行,徒为人嗤。
炙我枯鲤,命我匏尊。惟彼无怀,可与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