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罗浮四首·其二》
《游罗浮四首·其二》全文
明 / 刘存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闻说罗浮四百峰,肩舆拨破紫云重。

酿花时雨轻轻点,醉草温风故故浓。

石壁篆书皆妙墨,铁桥遗履有灵踪。

凭谁画我双蓬鬓,高帽长衫坐古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罗浮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首句“闻说罗浮四百峰”,以“四百峰”展现罗浮山的壮丽与雄伟,引人入胜。接着,“肩舆拨破紫云重”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乘坐轿子穿行于云雾缭绕的山间,仿佛能拨开重重紫云,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酿花时雨轻轻点,醉草温风故故浓”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春雨细密轻柔地洒在花上,仿佛是大自然在酿造春天的气息;而温暖的春风则让草地醉意浓浓,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春日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陶醉。

“石壁篆书皆妙墨,铁桥遗履有灵踪”则转向对罗浮山人文景观的描写。石壁上的篆书,如同古代文人的妙笔生花,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铁桥上遗留的足迹,则仿佛诉说着过往的故事与传说,增添了山中神秘与历史的韵味。

最后,“凭谁画我双蓬鬓,高帽长衫坐古松”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将他此刻的形象定格,记录下这份自由自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瞬间。同时,坐在古松下的形象,既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是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罗浮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刘存业
朝代:明

刘存业(一四六〇 — 一五〇六年),字可大,号简庵。东莞人。明孝宗弘治三年(一四九〇年)进士一甲第二,授翰林编修,选充经筵官。六年,疏归养母。十年,以母命赴朝。越年,复乞归。武宗即位,赴京仍任经筵官,纂修《孝宗实录》。正德元年五月,卒于官,年四十七。有《简庵稿》。明崇祯《东莞县志》卷五、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
猜你喜欢

董仲舒

灾变儒生不合闻,谩将刀笔指乾坤。

偶然留得阴阳术,闭却南门又北门。

(0)

杂曲歌辞.灞上轻薄行

长安无缓步,况值天景莫。

相逢灞浐间,亲戚不相顾。

自叹方拙身,忽随轻薄伦。

常恐失所避,化为车辙尘。

此中生白发,疾走亦未歇。

(0)

蓝溪元居士草堂

市井不容义,义归山谷中。

夫君宅松桂,招我栖蒙笼。

人朴情虑肃,境闲视听空。

清溪宛转水,修竹徘徊风。

木倦采樵子,土劳稼穑翁。

读书业虽异,敦本志亦同。

蓝岸青漠漠,蓝峰碧崇崇。

日昏各命酒,寒蛩鸣蕙丛。

(0)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

暮春嘉月,上巳芳辰。群公禊饮,于洛之滨。

奕奕车骑,粲粲都人。连帷竞野,袨服缛津。

青郊树密,翠渚萍新。今我不乐,含意□申。

(0)

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己

孟秋首归路,仲月旅边亭。

闻道兰山战,相邀在井陉。

屡斗关月满,三捷虏云平。

汉军追北地,胡骑走南庭。

君为幕中士,畴昔好言兵。

白虎锋应出,青龙阵几成。

披图见丞相,按节入咸京。

宁知玉门道,翻作陇西行。

北海朱旄落,东归白露生。

纵横未得意,寂寞寡相迎。

负剑空叹息,苍茫登古城。

(0)

陪幸韦嗣立山庄

台阶好赤松,别业对青峰。

茆室承三顾,花源接九重。

虹旗萦秀木,凤辇拂疏筇。

径直千官拥,溪长万骑容。

水堂开禹膳,山阁献尧钟。

皇鉴清居远,天文睿奖浓。

岩泉他夕梦,渔钓往年逢。

共荣丞相府,偏降逸人封。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