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花貌伴残更,只有监宫问姓名。
鸳被未经难入梦,凤箫遥听不成声。
当熊空抱冯媛节,题叶羞传韩女情。
谁道君恩似明月,不分流照向苕荣。
几年花貌伴残更,只有监宫问姓名。
鸳被未经难入梦,凤箫遥听不成声。
当熊空抱冯媛节,题叶羞传韩女情。
谁道君恩似明月,不分流照向苕荣。
这首《远宫人》描绘了一位远离君王、深居宫中的女子的孤独与哀愁。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女子与外界隔绝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几年花貌伴残更”,以“花貌”比喻女子的美丽容颜,与“残更”(深夜)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她长时间独处、与世隔绝的生活。接着,“只有监宫问姓名”,说明除了宫监偶尔的询问外,她几乎无人可交流,生活极其单调。
“鸳被未经难入梦,凤箫遥听不成声”,进一步描绘了她的孤寂。鸳鸯被是夫妻恩爱的象征,但女子未曾享受过这样的温暖;凤箫是古代宫廷中的一种乐器,此处遥听却无法真正感受到其美妙之音,表达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当前处境的无奈。
“当熊空抱冯媛节,题叶羞传韩女情”,运用典故,冯媛节和韩女情分别指代勇敢面对危险和传递情书的典故,女子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虽有勇气面对孤独,却无从表达情感的尴尬境地。
最后,“谁道君恩似明月,不分流照向苕荣”,以明月比喻君恩,但明月的光辉并未均匀地洒向每一个角落,暗示了君主的恩泽并未惠及到她这样的远宫之人。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揭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渴望与无奈,以及对公平待遇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