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归留别幕中同舍·其四》
《东归留别幕中同舍·其四》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大蓬有奇气,人物见李侯。

迥然谢凡质,霜鹘摩清秋。

诏书相续来,去去蹑瀛洲。

汲直在汉庭,可寝淮南谋。

(0)
注释
大蓬:大蓬山,传说中的仙山。
奇气:奇特的灵异之气。
李侯:指李姓的官员或贵族。
迥然:非常,显著地。
凡质:平凡的品质。
霜鹘:比喻超凡的人物,如秋日的鹰。
清秋:象征高洁的秋季。
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书。
去去:离去,前往。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仙岛。
汲直:担任重要职务,直接受命于朝廷。
汉庭:汉朝朝廷。
寝:停止,平息。
淮南谋:淮南地区可能发生的阴谋。
翻译
大蓬山有奇特的灵气,人们见到李侯都感到惊奇。
他与常人截然不同,像秋天的苍鹰般超凡脱俗。
朝廷接连下达诏书,他要去往仙境瀛洲。
他在汉朝宫廷中担任要职,足以平息淮南的任何阴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告别之际,心怀壮阔志向与深远谋略的情景。"大蓬有奇气"开篇即显露出一种超脱凡俗的境界,而"人物见李侯"则是对一位高贵人物的赞誉,可能是诗人心目中理想的人物典范。

接着"迥然谢凡质"表明了诗人的超然态度,不再受世间凡尘所束缚。"霜鹘摩清秋"则以清冷的霜气和高飞的鹘鹰比喻内心的清澈与远大志向,充满了对自由不羁生活的向往。

"诏书相续来"显示出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可能是接到了朝廷的征召或命令。而"去去蹑瀛洲"则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或许是在表达对即将离开某地的不舍之情。

最后两句"汲直在汉庭,可寝淮南谋",诗人似乎正在谋划着未来的大计。"汲直"意味着直接而坦率的性格,而"在汉庭"则可能暗示了朝廷或中央政权的场所。"可寝淮南谋"则是说在淮河以南,这一带有着重要的策略布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高洁情操与远大理想,以及面对权力与命运时所表现出的从容与坚定。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题春江送别图

君上孤舟妾上楼,望中烟雨意中愁。

江波若会离情苦,一夜东风水倒流。

(0)

重到山家

红雨长茶芽,东风吹柳花。

行人今日到,先自补窗纱。

(0)

漫兴

春寒闭春閤,酒醒春衫薄。

春去积春愁,杏花雨中落。

(0)

送孔贯道应贤良徵辟就谒孔林

诏下江南选俊良,君行千里似还乡。

淮河天近鱼龙会,阙里春回草树香。

一代又论新礼乐,千年仍睹旧宫墙。

仲舒三策陈王道,文献承家好激昂。

(0)

题龙湖小影图赠刘文周

龙湖春水浮翠烟,柳丝千尺繫渔船。

渔歌唱得归来篇,龙湖秋月浸寒玉。

桂花香压樽中绿,琴声弹作高山曲。

斯人何似似飞仙,是谁妙手分清妍。

人间今日画图传,薛荔分阴网茆屋。

露泻空青沐松菊,白鹤归来晨自沐。

苍龙玩珠湖水寒,虹光飞逗霜毫端。

赋诗写遍青琅玕,世上功名舞豪杰。

白发青衫腰屡折,谁肯山中采薇蕨。

君心直与古人期,朱颜绿鬓人莫窥。

如何画史能相知,彭郎意匠自奇绝。

使我一见神飞越,小山招隐歌三叠。

我家更在深山深,彭郎何日能相寻。

画我高秋桂树林,桂林近接龙湖上。

与君杖屦共往还,何须更看青松障。

(0)

赠方矩之

化城尽属利名场,门外三车日日忙。

自畏简书为府史,故知文字重经王。

天华晓雨苍云湿,贝叶翻风白昼香。

江海红尘一千丈,静边心地自清凉。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