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时到。看楼外春深,莺花正闹。
奈一丝牵处,蜂蝶鬓云绕。
平分北地胭脂色,定比江南好。
倩东风、暗入疏窗,篆烟徐袅。千里绿杨道。
恨树也无情,重关遮了。咫尺红墙,如隔玉山杳。
嬉春响屧村村遍,曾忆帘栊悄。
付周郎、唱彻芳游短调。
甚时到。看楼外春深,莺花正闹。
奈一丝牵处,蜂蝶鬓云绕。
平分北地胭脂色,定比江南好。
倩东风、暗入疏窗,篆烟徐袅。千里绿杨道。
恨树也无情,重关遮了。咫尺红墙,如隔玉山杳。
嬉春响屧村村遍,曾忆帘栊悄。
付周郎、唱彻芳游短调。
这首清代谈印梅的《探芳信·春访玉楼图》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开篇"甚时到。看楼外春深,莺花正闹",诗人以问询的语气,表达了对春天来访的期待,楼外的春色正浓,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奈一丝牵处,蜂蝶鬓云绕",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日里蜜蜂蝴蝶在花丛中忙碌,如同女子发间的云鬓环绕,富有动态美。
接下来,诗人将北地与江南的春景进行对比,认为虽然地处北方,但春色丝毫不逊色,甚至可能更胜一筹:"平分北地胭脂色,定比江南好。"这里运用了比喻,将春色比喻为女子的胭脂,形象生动。
"倩东风、暗入疏窗,篆烟徐袅",东风轻轻吹入窗户,篆香缓缓升腾,营造出静谧而温馨的氛围。接下来,诗人由眼前景色转至远方,感叹千里之外的绿杨道被重重关隘阻隔,春色难以触及,增添了淡淡的遗憾。
"咫尺红墙,如隔玉山杳",即使是近在咫尺的红墙,也被高墙阻隔,仿佛隔着遥远的玉山,显得遥不可及。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春光的向往和无法亲近的无奈。
最后,诗人回忆起往昔春天的宁静时光,村村都能听到踏青的脚步声,那时的帘幕轻掩,生活恬静。他希望有人能像周郎那样,唱出一首描绘春游的短调,唤起人们的春日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情感丰富,既有对春色的赞美,又有对距离和时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呜呼,横槊奸雄骨已朽,铜雀虽存亦何有。
残瓴断甋更灰尘,文人好奇空宝守。
高台当日幸不倾,汉廷刀笔无公卿。
文举祢衡何处去,鹦鹉洲前恨不平。
老瞒空负文学名,祸人家国一老兵。
遗台废址堪作唾,鸲之鹆之辱眼睛。
吾家所好玉带生,不然五凤年砖亦怡情。
名人遗爱虽赝鼎,把玩犹胜饕餮觥。
闻说瓦出漳河底,百不一真欺墨史。
奸雄作伪无不为,后人一砚胡复尔。
当年作赋开邺宫,七子献颂争趋风。
岂知汉家成瓦碎,铜人露泣当涂中。
此砚流传良有数,奸人艳事非细故。
临漳不见铜雀基,石工夜发高陵墓。
莫道词臣贵,驰驱敢告劳。
星轺由驿路,使节出仙曹。
日下丝纶降,云间气象豪。
烟霞今揽辔,珠玉昔挥毫。
吏岂殊香案,途应拥羽旄。
金门传盛遇,玉尺喜亲操。
东壁西园属,南辕北辙遭。
月卿临照处,共荷圣恩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