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思不极,掩卷坐沉吟。
自决浮生计,谁探异代心。
物情穷可见,吾道拙相寻。
不为存骚雅,曹刘岂至今。
清秋思不极,掩卷坐沉吟。
自决浮生计,谁探异代心。
物情穷可见,吾道拙相寻。
不为存骚雅,曹刘岂至今。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夜坐》,表达了作者在清秋之夜深思人生与世事的心境。首句“清秋思不极”,描绘了诗人沉浸在秋夜的清凉思绪中,思绪深远而无尽。次句“掩卷坐沉吟”,通过动作和神态,展现出他沉浸在书卷中的沉思状态。
第三句“自决浮生计”,诗人决定自行规划人生的道路,显示出他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抉择。第四句“谁探异代心”则暗示了他对他人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怀疑,认为无人能真正理解他的独特见解。
“物情穷可见”,诗人观察世间万物,洞察人情世故,认为世间万象皆有其规律可循。然而,“吾道拙相寻”,他感叹自己的理想和道路显得笨拙,难以寻觅共鸣或认同。
最后两句“不为存骚雅,曹刘岂至今”,诗人以曹植和刘桢两位才子为例,表达出如果只是为了保存文采风流,他们可能不会在文学史上留下如此长久的影响。这表明诗人追求的是更为深刻的艺术内涵和精神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王世贞在清秋夜坐时对人生哲理的沉思,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
霞色金门曙,微风锦缆牵。
楼船开大漠,滩濑倒长天。
折柳沾宫雨,收帆捲塞烟。
山平齐野出,河尽汉江连。
作赋芜城暮,怀人桂水悬。
荷衣裁夏渚,药裹洗春泉。
树入津亭断,云从石窦穿。
众人竞紫绶,斯道付朱弦。
雅颂余甘后,薜萝尔独先。
南溟千顷月,到日自应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