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红初敛,晴山翠欲流。
休歌陌妇怨,宁作贾胡留。
物意如相乐,吾生有底愁。
早分好风月,更上庾公楼。
斜日红初敛,晴山翠欲流。
休歌陌妇怨,宁作贾胡留。
物意如相乐,吾生有底愁。
早分好风月,更上庾公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晴时分的山水风光图,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内心感受。
"斜日红初敛,晴山翠欲流。" 这两句写出了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象,太阳渐渐隐匿,余晖洒落在山峦之上,整个山体被映染得如同要流动一般,色彩鲜明而生动。
"休歌陌妇怨,宁作贾胡留。" 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生活选择。他不愿意像那些边塞的妇女一样,唱着怨恨之歌,而宁愿成为一个游历四方的商人或外邦客旅,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方式的向往。
"物意如相乐,吾生有底愁。"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与自然万物之间有一种和谐共鸣的情感,但同时也承认自己的人生之路中充满了无尽的忧虑。
"早分好风月,更上庾公楼。"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提出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即便捷地享受美好的时光和自然景色,并且决定再次登上“庾公楼”去感受那份高处的开阔与远望。
整首诗通过对晚晴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旅行以及内心忧虑与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
风澜未作见灵源,六处亡功体湛存。
诸法性空方得座,一弹指响顿开门。
寒梅篱落春能早,野雪棂窗夜不昏。
万像森罗心印印,根尘超豁妙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