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书游子不还乡,独上高城望大荒。
西北穷阴连莽苍,东南巨浸接微茫。
三分世运征庸少,八月风沙草木黄。
欲献封章何处是,五云宫阙近扶桑。
挟书游子不还乡,独上高城望大荒。
西北穷阴连莽苍,东南巨浸接微茫。
三分世运征庸少,八月风沙草木黄。
欲献封章何处是,五云宫阙近扶桑。
这首明代涂守约的《秋望》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图。诗人以“挟书游子不还乡”开篇,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与思乡之情。他独自登上高城,远眺四方,西北方向的阴霾荒凉与东南的大海相连,展现出广阔的天地和苍茫的景象。
“三分世运征庸少”暗指时局动荡,英雄豪杰难得一展抱负,而“八月风沙草木黄”则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艰苦与萧瑟,秋风劲吹,草木凋零,显出自然之力与人世沧桑。
最后,诗人感慨万千,不知何处能将自己的忠诚和建议献给朝廷,只能遥望东方的五云宫阙,仿佛那象征着皇权的所在——扶桑,寄托了他对归宿和建功立业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志向的无奈。
三十年馀翰墨坛,强颜来作计筹官。
清朝制古班恩厚,冷局人多卒岁难。
吏事不堪诗兴败,公庖无暇晚炊寒。
偶披俸历掀髯笑,浅薄由来首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