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接西山辟小庄,柴门过雨静年芳。
不容人到花垂地,偶卷帘高燕在梁。
野草远分流水碧,夕阳斜照乱峰黄。
萝阴是处堪延屟,肯数蓝田华子冈。
路接西山辟小庄,柴门过雨静年芳。
不容人到花垂地,偶卷帘高燕在梁。
野草远分流水碧,夕阳斜照乱峰黄。
萝阴是处堪延屟,肯数蓝田华子冈。
这首清代诗人弘瞻的《山庄》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居图景。首句"路接西山辟小庄",点明了山庄位于西山脚下,一条小路蜿蜒通向此处,显示出其偏远与自然的融合。"柴门过雨静年芳",通过雨后柴门的静谧,传达出岁月静好之意,暗示着这里远离尘嚣。
"不容人到花垂地",进一步描绘了山庄的幽深,繁花如海,几乎触手可及,却似乎有意避开人的侵扰。"偶卷帘高燕在梁",以燕子在梁上筑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也暗示着主人的不在场,更显山庄的闲适。
"野草远分流水碧,夕阳斜照乱峰黄",通过描绘远处的野草、碧绿的流水和斜照的夕阳映照在黄褐色山峰上的景象,展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萝阴是处堪延屟,肯数蓝田华子冈",以藤萝阴凉之地适合缓步游赏,表达了诗人对山庄的喜爱之情,同时借华子冈的典故,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整体来看,弘瞻的《山庄》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庄的宁静与美丽,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