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收佳处入雕栏。
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
雨槛幽花滋浅泪,风卮清酒涨微澜。
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
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收佳处入雕栏。
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
雨槛幽花滋浅泪,风卮清酒涨微澜。
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广陵五题(其二)次韵子由题平山堂》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描绘古寺中的建筑与景色,展现了平山堂的壮丽与优美。首句“栋宇高开古寺间”写出了楼阁矗立于古寺之中的景象,显示出其历史底蕴和高大壮观。接下来,“尽收佳处入雕栏”则强调了平山堂视野的开阔,栏杆之内尽揽美景。
“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运用比喻,将远处的山峦比作海上的青螺,天空则如江南碧玉般广阔无垠,形象地描绘出山水的辽阔与深远。诗人的情感随着景致的转换而深化,雨中的幽花带给人淡淡的哀愁,而清酒在风中微澜,又增添了诗意的雅致。
最后两句“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是对平山堂整体评价的总结,认为它在淮东地区乃至整个游人眼中,都是登临之美的极致,堪称第一景观。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平山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赞美之情。
西掖衡连翡翠城,笼烟袅雾百花明。
祗谓紫薇初吐萼,忽言红药已敷英。
红药葳蕤艳盛阳,万年春色在文昌。
宁同邺下芙蓉苑,讵比洛阳桃李场。
裁成异瓣千般锦,结就同心一样黄。
金阁披时浑是画,绮楼临处并凝妆。
濯枝故向凤池上,裛露偏依仙掌傍。
仙掌嶙峋对凤池,词郎侍直鹭鸳齐。
玲珑玉佩花间映,飖拽罗衫叶下迷。
花间叶下情无极,含笑含娇似相识。
羞将鸡舌斗馨香,欲取鸃冠并颜色。
翠幕分看态转新,朱阑斜倚不胜春。
未采孤根助灵液,聊持芳蕊赠佳人。
路傍病马弃不收,乃是天上真骅骝。
君王玄默罢远游,尔辈逸气空横秋。
忆昔山西战争起,嫖姚手提三尺水。
夜半传呼振铁衣,材官十万同殊死。
此时银鞍出塞行,甲光一道如流星。
宵突重围忽拉解,晨驰厚阵皆奔崩。
归来步向丹阙东,圉人太仆俱动容。
却疑房宿触地裂,百仞跃出悲泉龙。
茂陵萧萧土花碧,王良既死谁复惜。
非关暂蹶损前功,端为一鸣终见斥。
阴云高高八荒昏,洒泪不到长安尘。
日落荒城鸟栖背,天明野田霜满身。
闻说胡窥白登道,边人被杀如刈草。
用尔岂无腾骧力,冉冉年华坐成老。
出门偶见令我哀,买骨谁置千金台。
试问天闲十二驷,即今未必非驽材。
《病马行赠少宰何燕泉》【明·丰坊】路傍病马弃不收,乃是天上真骅骝。君王玄默罢远游,尔辈逸气空横秋。忆昔山西战争起,嫖姚手提三尺水。夜半传呼振铁衣,材官十万同殊死。此时银鞍出塞行,甲光一道如流星。宵突重围忽拉解,晨驰厚阵皆奔崩。归来步向丹阙东,圉人太仆俱动容。却疑房宿触地裂,百仞跃出悲泉龙。茂陵萧萧土花碧,王良既死谁复惜。非关暂蹶损前功,端为一鸣终见斥。阴云高高八荒昏,洒泪不到长安尘。日落荒城鸟栖背,天明野田霜满身。闻说胡窥白登道,边人被杀如刈草。用尔岂无腾骧力,冉冉年华坐成老。出门偶见令我哀,买骨谁置千金台。试问天闲十二驷,即今未必非驽材。
https://shici.929r.com/shici/RueS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