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食荔支二首,并引·其二》
《食荔支二首,并引·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不辞 一作:不妨)

(0)
注释
罗浮山:在广东博罗、增城、龙门三县交界处,长达百余公里,峰峦四百多,风景秀丽,为岭南名山。
卢橘:橘的一种,因其色黑,故名(卢:黑色)。
但在东坡诗中指枇杷。
岭南:古代被称为南蛮之地,中原人士闻之生畏,不愿到广东来。
此句有三个版本。
本诗为“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全集》:“不妨长作岭南人。
”、《锦绣中华历代诗词选》:“总教长作岭南人”
翻译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罗浮山下四时春",表明在罗浮山脚下,春天的景色常年不衰,充满生机与活力。"卢橘杨梅次第新"则展示了一个季节更替的画面,每种果实都有其成熟的时节,呈现出自然界的轮回与丰富。

接下来的两句"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他每天吃着大量的荔枝,这种食物在古代被视为美味且难得,显示出诗人对当地生活的享受与满足。"不辞长作岭南人"表达了诗人愿意长久居住于此,不愿离开这片充满好山好水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生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享受简单生活乐趣的心境。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质朴而不失韵味,是一首表达诗人隐逸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书会溪郴阳瀑布图后三首·其一

山椒斫寒翠,涧曲披玄图。

写此一派润,化作万顷腴。

谁知田中禾,粒粒心上珠。

(0)

与石岩方常簿游白水塘观龙湫

孤灯照不寐,独起行绕床。

命驾欲千里,千里债已偿。

可怜太拙计,弗学时世妆。

癖嗜镌聱牙,拄彼枯肾肠。

柴桑赋移居,取友胜面墙。

奇文与疑义,相与窥抑扬。

愿给薪水役,怀此一瓣香。

自分参也鲁,或笑道士狂。

吁嗟古之人,踽踽而凉凉。

我不欲富贵,修短由上苍。

齐奴尔何事,彭祖今何方。

庄周蝶体态,淳于蚁侯王。

龙湫一瞬息,珠琲万斛强。

汎汎莲叶舟,淼淼白水塘。

薜荔为我衣,芙蓉为我裳。

握石为我饴,采菊为我粻。

兴怀自千载,有酒且一觞。

(0)

岭后山庄

感慨重来岁月深,手栽松柏已成林。

万山自此无南北,一水长流不古今。

先训丁宁犹在耳,老吾寂寞自沾襟。

君恩已遂祈閒请,莘野归耕是本心。

(0)

水碓

午枕閒随梦出尘,觉来不记是城闉。

寂无人语惟闻碓,恐有穿腰持石人。

(0)

满庭芳

杲杲重光,遥山耸翠,九天秋气高明。

露团仙掌,初月挂前星。

帝念吾君父子,亲传授、光启中兴。

生储后,是为三圣,一道以相承。升平。

当此际,黄花照座,丹桂充庭。

对雨宫喜色,百辟欢声。

好是橙黄橘绿,宣猷殿、酒碧香清。

重重庆,尧仁舜孝,亲见禹功成。

(0)

耕图二十一首·其四耖

脱绔下田中,盎浆著塍尾。

巡行遍畦畛,扶耖均泥滓。

迟迟春日斜,稍稍樵歌起。

薄暮佩牛归,共浴前溪水。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