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襟蕙带竹皮巾,虽到尘中不染尘。
每见俗人多惨澹,惟逢美酒即殷勤。
浮云心事谁能会,老鹤风标不可亲。
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
萝襟蕙带竹皮巾,虽到尘中不染尘。
每见俗人多惨澹,惟逢美酒即殷勤。
浮云心事谁能会,老鹤风标不可亲。
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高洁品格和超然情怀的赞美。开篇"萝襟蕙带竹皮巾,虽到尘中不染尘"写出了朋友清净脱俗,不为世俗所污染,这里的“萝襟”、“蕙带”都是古人用以象征清高者的物品,而“竹皮巾”则是质朴自然的象征。紧接着"每见俗人多惨澹,惟逢美酒即殷勤"表现了诗人对世间俗人的同情和对朋友饮酒之乐的赞扬,这里的“惨澹”形容世人心境的沉闷,而“美酒”则是超脱烦恼的途径。
中间两句"浮云心事谁能会,老鹤风标不可亲"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高洁品格的感叹和自我情怀的孤独。“浮云心事”比喻难以捉摸的情感,而“老鹤风标”则是形容超然物外的风采,这里的“不可亲”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敬仰之情,也反映出自己与世俗隔绝的心境。
最后两句"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则是诗人借助佛教轮回观念,怀疑自己和友人的宿缘,是不是前世的知己。这里的“三生”指的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生的因果联系,而“共疑”表达了对这段情谊的共同怀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描绘和对人性复杂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超世俗的审美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