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名籍知第几,洞口诸峰苍翠堆。
彫虎啸风斤斧去,飞廉吹雨晓烟回。
日晴圭角升云气,月冷明珠割蚌胎。
种玉田中饱春笋,仙人忆得早归来。
洞天名籍知第几,洞口诸峰苍翠堆。
彫虎啸风斤斧去,飞廉吹雨晓烟回。
日晴圭角升云气,月冷明珠割蚌胎。
种玉田中饱春笋,仙人忆得早归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其九·群玉峰》,通过对群玉峰的描绘,展现出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首句“洞天名籍知第几”暗示了群玉峰的神秘与非凡地位,仿佛在仙家名录中名列前茅。
接下来的“洞口诸峰苍翠堆”,描绘了山峰环绕的洞口,满眼翠绿,生机盎然。"彫虎啸风斤斧去",形象地刻画出山中老虎般的巨石在风中呼啸,斧凿痕迹犹在,增添了神秘与力量感。
“飞廉吹雨晓烟回”则描绘了清晨雨后,轻盈的飞廉(古代神话中的风神)吹散了雾气,景色清新。"日晴圭角升云气",阳光照耀下,山峰如圭角般锐利,直插云霄,气象万千。
“月冷明珠割蚌胎”运用比喻,形容月光下的山峰如同冷光闪耀的明珠,切割开夜空,显得晶莹剔透。最后,“种玉田中饱春笋,仙人忆得早归来”以春笋生长象征生机与活力,暗示着仙人对人间春色的留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归隐生活的想象。
整体来看,黄庭坚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将群玉峰的秀美与神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凡境界的追求。
剑台北望得双峰,巍然耸出青芙蓉。
彼此相依殊回绝,参差并峙何玲珑。
枯藤屈曲蟠其上,仰看体势如虬龙。
径仄岂容樵牧至,石高时见云霞封。
就中瀑布倚空泻,淙淙声应千林松。
游人到此奇绝处,顿令洞目开心胸。
倚树徘徊不能去,泠然暮色无行踪。
青沟此去知不远,禅关未见先闻钟。
好山无定姿,最喜秋林晚。
云峰似几平,眺望一何远。
邈哉郭河阳,妙笔凌北苑。
玉堂留画幢,旷若陟层巘。
正如湖海士,物外得嘉遁。
又如蕴藉人,含意独深稳。
为吟画中山,秋入新诗本。
遥知石桥边,有人方策蹇。
芙蓉开遍芳塘,薰风倍觉湖天好。
爱花心性,北窗簟滑,起来偏早。
王母瑶池,麻姑琼海,更谁窈窕。
枉惹他游女,暗增羞妒,频低首,临波照。
一段氤氲芳气,画阑前、紫云萦抱。
忽思泰华峰头,玉井搴来寒峭。
欲去无因,步虚声里,梦云空绕。
看层霄、鹤起凌风,何日尽收烦恼。
叹离情一往一重来,可似海门潮。
已千秋期许,十年建立,两地忧劳。
又道如形伴影,彼此不容招。
底事扁舟上,回首迢迢。
待向梅关北去,倩宾鸿寄语,云阔天高。
想闻声欲下,转眼失鹪鹩。
更有时、连床续梦,怕冰霜、折断岁寒梢。
晨钟起、添些风雨,相助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