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波下上,有罗云碧绉。一朵莲花便香透。
记闹红双舸,惨绿单衫,当日个、曾赋佳人雪藕。
蘋乡清绝处,比似江南,只少沿堤水杨柳。
认得旧文鸳,照影年年,怕不等、秋风先瘦。
向烟雨中间听菱歌,问归计何时,五湖三亩。
凉波下上,有罗云碧绉。一朵莲花便香透。
记闹红双舸,惨绿单衫,当日个、曾赋佳人雪藕。
蘋乡清绝处,比似江南,只少沿堤水杨柳。
认得旧文鸳,照影年年,怕不等、秋风先瘦。
向烟雨中间听菱歌,问归计何时,五湖三亩。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莲花盛开的季节,以及诗人对往昔美好记忆的回味。"凉波下上,有罗云碧绉",形象地写出水面波动如丝罗般轻柔,云彩倒映其中,景色优美。"一朵莲花便香透",寥寥数语,便传达出莲香四溢的意境。
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与佳人共游的场景,"闹红双舸,惨绿单衫",色彩对比鲜明,生动再现了当时的热闹与青春气息。"当日个、曾赋佳人雪藕",表达了诗人对那段纯洁恋情的怀念。
"蘋乡清绝处,比似江南,只少沿堤水杨柳",将眼前的环境与江南美景相比较,虽然清幽,但略显缺少江南特有的杨柳依依之感。"认得旧文鸳,照影年年,怕不等、秋风先瘦",通过鸳鸯的孤独身影,寓言自己对旧情的深深思念,担心岁月流逝,自己也如秋风中的鸳鸯一般消瘦。
最后,词人沉浸在烟雨中,聆听菱歌,心中满是归隐的渴望,"向烟雨中间听菱歌,问归计何时,五湖三亩",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归隐江湖,过上宁静的田园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洞仙歌》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展现了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作风格,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