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亡·其一》
《悼亡·其一》全文
明 / 丘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芙蓉肌骨绿云鬟,伤别伤春更万端。

去日渐多来日少,别时容易见时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沧海扬尘泪始乾。

无可奈何花落去,五更风雨五更寒。

(0)
鉴赏

这首诗《悼亡(其一)》由明代诗人丘浚所作,以哀婉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不舍。首句“芙蓉肌骨绿云鬟”,以芙蓉比喻逝者的肌肤与发髻,形象地展现了其美丽与纯净,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易逝。接下来,“伤别伤春更万端”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复杂情感,无论是离别的痛苦还是春天的感慨,都交织着无尽的思绪。

“去日渐多来日少,别时容易见时难”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对比,表达了与逝者分别后的孤独与思念。随着时间的推移,相聚的日子越来越少,而分别却在瞬间完成,这种对比凸显了离别的残酷与相见的不易。

“春蚕到死丝方尽,沧海扬尘泪始乾”则运用了两个著名的典故,春蚕至死方能吐尽丝线,象征着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不舍;沧海扬尘,泪始干,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与泪水的无尽。这两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无可奈何花落去,五更风雨五更寒”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隐喻,花落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五更风雨五更寒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助。这两句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变迁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沉。

综上所述,《悼亡(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深怀念与哀思,以及面对生命无常的无奈与痛苦。

作者介绍

丘浚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高阳台.楚青丈属题霓裳艳影并序

檀板金樽,绿杨池馆,相逢身在他乡。

怨曲重招,人间未许商量。

座中满目新亭客,忍同拈、红豆凄凉。

更何如、侧帽簪花,白首欢场。

少年未抵千金诺,听离鸾负了,旧日王昌。

屈指繁华,娇名罗绮难忘。

多情已分天将老,叹春风、鬓影无双。

祗销凝、刘郎寐莫,归卧银釭。

(0)

念奴娇.壬戌七月既望,释戡招同泛潞河,以拟赤壁,属图纪之,因步东坡大江东去词韵,复校片玉白石梦窗诸家,制为此词

乱蝉衰草,对斜影堪忆,黄州风物。

公瑾江山前后赋,又道东坡赤壁。

人去难寻,月明谁共,酒熨胸中雪。

清游能仿,几家诗句称杰。

公后八百余年,临河问水,趁仙舟先发。

万里风烟天未隔,凉袂秋光明灭。

明闸澌清,黯鸿饥晚,今古愁量发。

留云图梦,有人珍重年月。

(0)

南歌子.祀灶日闻爆竹声

发发寒初破,沉沉梦正惊。梅花香里一时鸣。

恰似催将腊去试春声。赋拟闲居岳,人同近市婴。

老来心性渐都平。绿茗青灯猛地意纵横。

(0)

泛清波摘编

鸳鸯舫小,杨柳腰柔,双桨渐移湖上好。

燕娇莺怯,可是春风尚时早。西陵道。

红楼倚马,珠户调琴,前度杏花深处了。

钿合钗分,便觉轻狂纵年少。镜花渺。

惊断艳阳逝波,忍看谢池芳草。

回想油车袖香,绣堤笼晓。叹人杳。

秦路旧迹尽迷,蓝桥甚时重到。

怎怪多情宋玉,梦魂倾倒。

(0)

凤衔杯.唐六如幽人燕坐图,次柳屯田韵

居士閒中抽妙翰。能事逞、管繁金简。

凭高阁斜曛,幽人吟眺临流畔。气韵动,神光满。

听松庵,帘雨卷。竹垆记、白云飞玩。

缀胜迹藏山,法书名画人人看。六如笔,留真面。

(0)

鹊踏枝·其十

生就相怜谁似汝。褪尽红衣,匀在蜂窠住。

蚌里珠胎才擘取。小夫人乳花头露。

薄薄生绡春意护。白玉为肌,秋水香时煮。

抛去空房知甚处。芳心一点从来苦。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