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肌骨绿云鬟,伤别伤春更万端。
去日渐多来日少,别时容易见时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沧海扬尘泪始乾。
无可奈何花落去,五更风雨五更寒。
芙蓉肌骨绿云鬟,伤别伤春更万端。
去日渐多来日少,别时容易见时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沧海扬尘泪始乾。
无可奈何花落去,五更风雨五更寒。
这首诗《悼亡(其一)》由明代诗人丘浚所作,以哀婉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不舍。首句“芙蓉肌骨绿云鬟”,以芙蓉比喻逝者的肌肤与发髻,形象地展现了其美丽与纯净,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易逝。接下来,“伤别伤春更万端”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复杂情感,无论是离别的痛苦还是春天的感慨,都交织着无尽的思绪。
“去日渐多来日少,别时容易见时难”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对比,表达了与逝者分别后的孤独与思念。随着时间的推移,相聚的日子越来越少,而分别却在瞬间完成,这种对比凸显了离别的残酷与相见的不易。
“春蚕到死丝方尽,沧海扬尘泪始乾”则运用了两个著名的典故,春蚕至死方能吐尽丝线,象征着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不舍;沧海扬尘,泪始干,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与泪水的无尽。这两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无可奈何花落去,五更风雨五更寒”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隐喻,花落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五更风雨五更寒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助。这两句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变迁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沉。
综上所述,《悼亡(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深怀念与哀思,以及面对生命无常的无奈与痛苦。
檀板金樽,绿杨池馆,相逢身在他乡。
怨曲重招,人间未许商量。
座中满目新亭客,忍同拈、红豆凄凉。
更何如、侧帽簪花,白首欢场。
少年未抵千金诺,听离鸾负了,旧日王昌。
屈指繁华,娇名罗绮难忘。
多情已分天将老,叹春风、鬓影无双。
祗销凝、刘郎寐莫,归卧银釭。
乱蝉衰草,对斜影堪忆,黄州风物。
公瑾江山前后赋,又道东坡赤壁。
人去难寻,月明谁共,酒熨胸中雪。
清游能仿,几家诗句称杰。
公后八百余年,临河问水,趁仙舟先发。
万里风烟天未隔,凉袂秋光明灭。
明闸澌清,黯鸿饥晚,今古愁量发。
留云图梦,有人珍重年月。
鸳鸯舫小,杨柳腰柔,双桨渐移湖上好。
燕娇莺怯,可是春风尚时早。西陵道。
红楼倚马,珠户调琴,前度杏花深处了。
钿合钗分,便觉轻狂纵年少。镜花渺。
惊断艳阳逝波,忍看谢池芳草。
回想油车袖香,绣堤笼晓。叹人杳。
秦路旧迹尽迷,蓝桥甚时重到。
怎怪多情宋玉,梦魂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