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牡丹送寺中供佛兼题短句》
《牡丹送寺中供佛兼题短句》全文
明 / 薛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盥手薰香折好春,罗巾净拭宝瓶尘。

一华聊复添僧供,半偈还同赞法轮。

宿世曾为童子戏,他生应作比丘身。

若教灵运真成佛,会现优昙證本因。

(0)
鉴赏

此诗《牡丹送寺中供佛兼题短句》由明代诗人薛蕙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佛法的感悟。

首联“盥手薰香折好春,罗巾净拭宝瓶尘”,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准备供奉佛前的场景。盥手、薰香、折取春花,再用罗巾轻轻擦拭宝瓶上的灰尘,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虔诚与仪式感,仿佛将春天的美好与纯净引入了神圣的空间。

颔联“一华聊复添僧供,半偈还同赞法轮”,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一朵花虽小,却能增添僧侣的供养,半句偈语同样能赞颂法轮的转动,寓意着即使是最微小的事物,也能在佛法的引领下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颈联“宿世曾为童子戏,他生应作比丘身”,诗人通过回顾前世今生,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信仰与追求。曾经作为孩童的游戏,如今在佛法的引导下,希望能成为修行者的身影,体现了诗人对自我成长与精神提升的渴望。

尾联“若教灵运真成佛,会现优昙證本因”,引用了佛教中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如果灵运(此处或指诗人自己)真正成就佛果,那么他将会显现如优昙花般的智慧与慈悲,证悟佛法的根本原因。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厚理解,也寄托了对自身修行成果的期待与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供佛仪式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前世今生、佛法追求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宗教信仰与个人精神成长的融合与探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作者介绍
薛蕙

薛蕙
朝代:明   生辰:1489~1539年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猜你喜欢

九皋羽翼下晴空,万里心难驻玉笼。

清露滴时翘藓径,白云开处唳松风。

归当华表千年后,怨在瑶琴别操中。

好共灵龟作俦侣,十洲三岛逐仙翁。

(0)

贻庐山清溪观王尊师

霞帔星冠复杖藜,积年修鍊住灵溪。

松轩睡觉冷云起,石磴坐来春日西。

采药每寻岩径远,弹琴常到月轮低。

鼎中龙虎功成后,海上三山去不迷。

(0)

思九江旧居三首·其三

无机终日狎沙鸥,得意高吟景且幽。

槛底江流偏称月,檐前山朵最宜秋。

遥村处处吹横笛,曲岸家家系小舟。

别后再游心未遂,设屏惟画白蘋洲。

(0)

怀旧夜吟寄赵杞

长笛声中海月飞,桃花零落满庭墀。

魂销事去无寻处,酒醒孤吟不寐时。

萱草岂能忘积恨,尺书谁与达相思。

悠悠方寸何因解,明日江楼望渺瀰。

(0)

言怀

不将高盖竟烟尘,自向蓬茅认此身。

唐祖本来成大业,岂非姚宋是平人。

(0)

春日李舍人宅见两省诸公唱和因书情即事

又见帝城里,东风天气和。

官闲人事少,年长道情多。

紫掖发章句,青闱更咏歌。

谁知余寂寞,终日断经过。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