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尹母年十七,嫁夫三年夫病卒。
舅姑在堂儿在褓,自分茕茕守空室。
家贫何以为生理,纫缝得钱奉甘旨。
门外春风自往来,寒心一寸如灰死。
东家议姻张绮筵,西邻通媒续断弦。
有山可移志不改,冰霜凛凛心逾坚。
孤儿今年三十五,教养成人应门户。
舅姑百岁俱寿臧,华榜旌书照乡土。
九峰三泖清且奇,柏舟泛泛淞之湄。
吾乡风俗有如此,终古不愧尹母诗。
云间尹母年十七,嫁夫三年夫病卒。
舅姑在堂儿在褓,自分茕茕守空室。
家贫何以为生理,纫缝得钱奉甘旨。
门外春风自往来,寒心一寸如灰死。
东家议姻张绮筵,西邻通媒续断弦。
有山可移志不改,冰霜凛凛心逾坚。
孤儿今年三十五,教养成人应门户。
舅姑百岁俱寿臧,华榜旌书照乡土。
九峰三泖清且奇,柏舟泛泛淞之湄。
吾乡风俗有如此,终古不愧尹母诗。
这首明代诗人管讷的《尹母行》描绘了一位年轻寡妇尹母的坚韧生活。尹母十七岁出嫁,三年后夫君去世,留下她孤儿寡母,独自承担起家庭重担。尽管贫穷,她靠缝纫维生,赚钱供奉公婆和抚养孩子。门外春风虽美,但她内心却如死灰般寒冷,面对周围邻居的婚嫁活动,她坚守贞节,决心不改。
诗中提到孤儿已长大成人,尹母教育有方,期待他能光大门楣。她的孝顺感动了舅姑,使得家族得到长寿和荣誉。最后,诗人赞美尹母的高尚品德,她生活的地区风俗淳朴,尹母的事迹长久以来都值得尊敬,成为了当地的一首赞歌。整首诗通过尹母的形象,展现了古代妇女的坚强与美德。
杰观雄楼,相照映、此花幽独。
谁解识、蕊珠仙子,道家装束。
蜡蒂紫苞融烛泪,檀心浅晕团金粟。
渐蜂儿、展翅上南枝,风掀绿。落落伴,湖心玉。
萧萧映,坛边竹。记月痕、曾上小阑干曲。
输与能诗潘道士,梦为蝴蝶花间宿。
向夜深、霜重不胜寒,骑黄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