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鸿濛望中兴,海波士气共奔腾。
挥戈未遂回天力,空向金陵拜孝陵。
开辟鸿濛望中兴,海波士气共奔腾。
挥戈未遂回天力,空向金陵拜孝陵。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何如谨所作的《秋日谒延平郡王祠(其五)》。诗中描绘了对历史英雄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开辟鸿濛望中兴”,开篇即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展望英雄人物在乱世中力挽狂澜,期待国家中兴的壮志豪情。鸿濛,指宇宙混沌初开之时,此处借喻历史的开端,表达了对英雄开创盛世的敬仰。
次句“海波士气共奔腾”,将英雄的士气比作汹涌澎湃的海浪,形象地展现了英雄们在动荡时代中激流勇进、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士气与海波相映成趣,共同描绘出一幅英雄辈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第三句“挥戈未遂回天力”,借用古代名将挥戈抗敌的典故,表达了英雄虽有扭转乾坤之力,却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挥戈,象征着英雄的英勇战斗,回天力则寓意改变命运、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能力。此句既是对历史英雄未能达成目标的惋惜,也是对英雄精神的崇高颂扬。
最后一句“空向金陵拜孝陵”,点明了诗人对英雄的缅怀之情。金陵,即南京,历史上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也是许多英雄事迹的发生地。孝陵则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这里暗含对英雄的尊敬与哀悼。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英雄虽已逝去,但其功绩与精神永存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与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崇敬,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抱负的不懈追求。
晚庭一霎过暑雨,高林相应山蝉鸣。
南窗梦断意索寞,床头书卷空纵横。
蔬畦日涉已成趣,起来扶杖园中行。
葵英豆荚小堪摘,矮榆高柳阴初成。
野禽啄果时落地,池塘盖水新荷平。
归来西屋斜阳在,原舍尚闻舂簸声。
我学比棘猴,漫费三年刻。
技成无所用,奔走虚南北。
儒生纷逐利,雅道日衰息。
乃独资章甫,取售裸人国。
虽知自守重,岂若趋时得。
念欲障狂澜,亮非一篑力。
吁嗟且置此,徒使气填臆。
与子共师友,焉得久默默。
行行慎兹道,慰我日恻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