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纤细雨槎烟涩。青芜满路春痕湿。节物做清明。
饧箫山外声。坐中吟未足。游兴难拘束。
杖履趁闲身。茅亭三两人。
连纤细雨槎烟涩。青芜满路春痕湿。节物做清明。
饧箫山外声。坐中吟未足。游兴难拘束。
杖履趁闲身。茅亭三两人。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春雨中的清新画面。"连纤细雨槎烟涩",细腻地刻画了雨丝轻柔而略带湿润的气息,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水汽和烟霭。"青芜满路春痕湿",写出了雨水打湿了路边的青草,留下一片湿润的春色,显得生机盎然。
"节物做清明",点明了时令正值清明时节,人们在这样的天气里扫墓祭祖,感受着春天的清新与哀思。"饧箫山外声",远处传来的是吹糖人(饧箫)的声音,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
词人内心深处,虽然在室内吟咏,但对户外的游兴却难以抑制,"坐中吟未足",表达了他对春游的渴望。"杖履趁闲身",想象自己在空闲时漫步,杖藜而行,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最后,"茅亭三两人",以简笔勾勒出一个静谧的场景,茅亭下只有两三个人,更显闲适与悠然。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描绘清明时节江南景致与诗人内心情感的小令,语言清新,意境淡雅,富有生活气息。姚华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他的作品融合了传统诗词的韵味与现代审美,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数岁情亲托邻里,饮酒自放宁拘礼。
城中故旧四五人,与子不识何为喜。
前者较艺列春官,今者荐名登御史。
蒹葭苍苍白露盈,凤凰飘飘赤霄起。
衡山诸峰云气高,上有朱鸟飞嗷嗷。
洞庭扬波潇湘接,送子百丈江中艘。
芙蓉此时开满郊,绣衣握节巡江皋。
荆潭倡和得从事,长沙幕府待俊髦。
岂无他人我独劳,自古陈力还吾曹。
天下学士聚鸿都,老氏藏室仙为徒。
汉有石渠更天禄,贞观人才颜与虞。
故事星躔木天壮,东壁神光如宝珠。
阁前芝草列五色,庆云湛露垂金铺。
三皇五帝在时事,蓬莱道家之所无。
近者委蛇行秘书,蜀人邵庵目力枯。
迄今一代论制作,先生合上明光趋。
二十龙头还最贵,三十豸冠名不孤。
扬历中外复多载,使预朝政恐所须。
窃当留中赞帝谟,奏列学者陈区区。
送酒况承光禄寺,进食何止步兵厨。
还思昼夜延青琐,莫问君王乞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