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路上》
《路上》全文
清 / 刘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见杨柳色已伤春,听杜鹃声更怆神。

正是清明时节雨,又来路上作行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杨柳依依,杜鹃啼鸣,细雨蒙蒙的凄美景象,营造出一种哀伤、思乡的情感氛围。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感慨。

“见杨柳色已伤春”,开篇即以杨柳的嫩绿之色,暗示春天的到来,同时也预示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然而,“伤春”二字则透露出诗人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内心却难以掩饰的哀愁与感伤。

“听杜鹃声更怆神”,杜鹃鸟的啼鸣,本就常被视为哀怨的象征,在此情境下,其声音更加触动人心,加深了诗人的悲凉情绪。杜鹃的啼叫似乎在诉说着离别与哀愁,进一步强化了诗中所蕴含的悲伤氛围。

“正是清明时节雨”,清明时节,细雨绵绵,不仅为自然景观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也恰如其分地映衬了诗人此时的心境——在清明这个传统节日里,人们往往怀念逝去的亲人,而细雨仿佛是泪水的象征,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又来路上作行人”,最后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处境,他正行走在路上,或许是为了祭扫先人,或许是为了追寻某种心灵的慰藉。这一句既是对自身状态的描述,也是对所有在清明时节外出祭祖的人们的共情,将个人情感与普遍的社会情感联系起来,增强了诗歌的共鸣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清明时节画面,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亲情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绎
朝代:清

刘绎,字景芳,号詹岩,永丰人。道光乙未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加三品卿衔。有《存吾春斋诗钞》。
猜你喜欢

仲夏余有晋阳之行舍弟十一送至瓜州分别兼寄朱近修张考夫

汝来送我晋阳游,汝去离群古渡头。

前路尘沙吹万斛,到时风物惜三秋。

孟门王屋高难度,铁瓮金陵望转愁。

寄语南村诸老友,鸣鞭今已出瓜州。

(0)

病足偶感

春来娇鸟唤晴多,憎我蹒跚废短哦。

小榻坐愁春又老,不知堤柳绿如何。

(0)

杂感

烟波一望渺吴关,岸柳青青渐可攀。

羞对芳年新雪鬓,愁随清梦旧烟鬟。

小园莺啭娇春色,大庾花深照客颜。

遮莫喧歌连曲港,閒门流水自潺潺。

(0)

同群从夜集大观楼

数载俱飘梗,今宵忽聚星。

何人眉最白,惟我眼能青。

书到凭鸿雁,诗成感鹩鸰。

莫分南北阮,最是喜同醒。

(0)

南湖醉歌呈姜给事埰及诸同座

湖南美景白日徂,相呼共泛城南湖。

湖中酒客十四五,纵饮不数高阳徒。

吴门诸宋最年少,剧狂谑浪任与俞。

金陵余怀擅词曲,陆生君旸播丝竹。

转忆当时度曲人,停歌宛转思相续。

世事浮云何足奇,兴亡大略姜公知。

屈指间关凡几载,满目风尘伤别离。

斗酒重逢共南国,诸公何在觞今夕。

陈孟声传已破家,鲁朱本是偏怜客。

壮士沉吟空叹嗟,萍浮浪梗随天涯。

尊前有酒且尽醉,城头黯淡悲鸣笳。

(0)

贫子吟

故人之子凄以其,捉衿露肘衣离披。

居无四壁蓬为户,瓶空累日火不炊。

妻儿委顿饥欲死,嗷嗷僵仆谁能支。

羞将此语告戚属,几番拟赋招魂诗。

吁嗟一歌歌声凉,所知曾无升斗移。

忆昔我友重意气,千金一诺如等夷。

此道依稀还在人,何为今人不古期。

米如珠兮薪如桂,吁嗟再歌歌益悲。

优孟衣冠学不得,何时慰却地下叔敖知。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