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子继韵复赋二首·其二》
《二子继韵复赋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城上胡笳枕上闻,却愁羌笛起孤村。

冰容不入丹青手,玉骨那忧瘴雾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忧虑。首句“城上胡笳枕上闻”,以“胡笳”这一乐器象征边塞的悲凉氛围,仿佛在耳边回响,营造出一种远离家乡、孤独无助的意境。次句“却愁羌笛起孤村”,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感,羌笛声从遥远的村落传来,更添了几分哀愁,似乎在诉说着远方的故事。

后两句“冰容不入丹青手,玉骨那忧瘴雾昏”,则转而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保护。这里以“冰容”比喻女子的美丽,但即使如此美好的形象,也难以通过画家的手得以完全展现,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同时,“玉骨”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即便身处瘴雾弥漫的恶劣环境中,也无需担忧被污染,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坚守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边塞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保护,情感丰富,寓意深远。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题马嘉贞画四绝·其三

看山不尽扣舷歌,双眼浮云万顷波。

尽说鲈鱼称莼菜,秋风秋雨奈愁何。

(0)

哭李公从二首·其二

沉沉清夜起新愁,处处逢人说旧游。

粉署黄堂真一梦,怨云凄雨识孤舟。

无儿更溯漳南泽,有恨应怜水上沤。

回首方川隔今古,数声啼鸟故园秋。

(0)

留别孙太初二首·其一

住本无心去亦轻,江湖深处更逃名。

水能回棹如多恨,山不留君空自清。

细草长松收健句,夕阳朝雨对离情。

云鸿未隔人间路,应报红颜羽翼成。

(0)

与吴甘泉登董㠗绝顶

山当天半气全清,影入湖波觉世轻。

足下过云应缥缈,此中看月更分明。

狂来欲赋倾才思,醉后重登是性情。

却向归樵时讯问,转疑深麓可逃名。

(0)

新花曲四首·其四

著意栽花岁又年,偶抛新菂便成莲。

殷勤为向花神语,但愿根深子又坚。

(0)

题吴匏庵东庄诸景二十首·其二菱濠

濠水深几尺,菱花镜相似。

居人来采菱,菱角渐有刺。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