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宗虽不言,叔宝犹理遣。
东坡但熟睡,一夕一展转。
南迁昔虞翻,却扫今冯衍。
古佛既手提,诸方皆席卷。
当年清隐老,鹤瘦龟不喘。
和我弹丸诗,百发亦百反。
耆年日彫丧,但有犊角茧。
时来窥方丈,共笑虎毛浅。
嗣宗虽不言,叔宝犹理遣。
东坡但熟睡,一夕一展转。
南迁昔虞翻,却扫今冯衍。
古佛既手提,诸方皆席卷。
当年清隐老,鹤瘦龟不喘。
和我弹丸诗,百发亦百反。
耆年日彫丧,但有犊角茧。
时来窥方丈,共笑虎毛浅。
此诗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再现了他超脱世俗、豁达幽默的一面。诗中的“嗣宗虽不言,叔宝犹理遣”表明即便是宗族长者也不多加言语,而叔宝(可能指某位德高望重之人)仍旧在处理事务,这里展示了作者对于世间纷争的超然态度。"东坡但熟睡,一夕一展转"则写出了诗人自己对待世界的态度,东坡即苏轼自称,他宁愿安然入睡,让世事随风而去。
"南迁昔虞翻,卻扫今冯衍"中,“南迁”可能指历史上的某次南迁事件,“昔虞翻”则可能是对古人虞翻(即虞廷)的提及,而“却扫今冯衍”则是说现在的冯衍也被扫除,表达了对于过去和现在都能超然处之的境界。
"古佛既手提,诸方皆席卷"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禅宗中“明心见性”的境界,古佛手持法器,各种烦恼皆如席卷被扫除。
"当年清隐老,鹤瘦龟不喘"中的“清隐老”可能是对某位高僧或隐者之称呼,“鹤瘦龟不喘”则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超脱物外、心如止水的境界。
"和我弹丸诗,百发亦百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诗歌自信,他的每一首诗都能击中要害,如同百发百中的箭术一般。
"耆年日彫丧,但有犊角茧"则写出了随着年龄增长,物质追求逐渐减少,只剩下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如犊角茧(可能是古代的一种简陋居所)。
最后,“时来窥方丈,共笑虎毛浅”中“时来窥方丈”可能是说时间来到了一定程度去观察或体会某位高僧的境界,而“共笑虎毛浅”则表达了对于世间争斗如同儿戏一般的豁然。
整首诗展示了苏轼先生超脱尘俗、对待世事持平常心态,以及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禅宗思想。
风光迟舞出青蘋。兰条翠鸟鸣发春。
洛阳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
桐生井底叶交枝。今看无端双燕离。
五重飞楼入河汉。九华阁道暗清池。
遥看白马津上吏。传道黄龙征戍儿。
明月金光徒照妾。浮云玉叶君不知。
思君昔去柳依依。至今八月避暑归。
明珠蚕茧勉登机。郁金香花特香衣。
洛阳城头鸡欲曙。丞相府中乌未飞。
夜梦征人缝狐貉。私怜织妇裁锦绯。吴刀郑绵络。
寒闺夜被薄。芳年海上水中凫。日暮寒夜空城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