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杂兴和程学士克勤韵·其二》
《秋日杂兴和程学士克勤韵·其二》全文
明 / 史鉴   形式: 古风

率溪有精舍,是为咸买居。

所恶乃声利,所好在诗书。

闭关谢往来,长年味道腴。

衣食常不给,举世笑为愚。

孰知南山翁,怀此久踟蹰。

鱼鸟虽可乐,独行无与俱。

惟应浴沂者,庶几为我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诗人通过描述这位隐士远离尘嚣、闭门读书、追求精神满足的生活方式,展现了对淡泊名利、崇尚自然与诗书的向往。首句“率溪有精舍,是为咸买居”点明了隐士居住的环境,溪水环绕,环境清幽,为后文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接着,“所恶乃声利,所好在诗书”直接表达了隐士的价值取向,他厌恶声名与利益,而热爱诗书,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

“闭关谢往来,长年味道腴”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状态——他选择与世隔绝,避免外界的纷扰,专心于阅读与思考,享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衣食常不给,举世笑为愚”则揭示了隐士生活条件的简朴,甚至可能处于贫困之中,但这种生活状态并未使他感到困扰或后悔,反而被世人视为愚蠢,这反映了社会对于隐逸生活的普遍误解。

最后,“孰知南山翁,怀此久踟蹰。鱼鸟虽可乐,独行无与俱。惟应浴沂者,庶几为我娱”表达了对真正理解并欣赏隐逸生活的南山翁的向往,同时也指出了隐士虽然可以与自然界的鱼鸟为伴,享受自然的乐趣,但仍然渴望有人能够理解并分享他的生活与思想。这里的“浴沂者”可能象征着能够与隐士心灵相通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欣赏并陪伴隐士度过孤独而充实的日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自由、宁静、精神追求的向往,同时也对社会的世俗观念进行了反思,强调了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史鉴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游华氏延绿阁赠海初前辈四首·其二

乞还初服返巾车,为欲名山补读书。

垂柳当门陶令宅,浣花临水杜陵居。

千竿竹翠抽新笋,半亩苔阴摘晚蔬。

寄语南阳诸父老,使君无事自携锄。

(0)

李相读书台改王允持诗

丞相池亭闻久废,樵人指点有遗碑。

松衫路绕知何处,燕雀堂虚见旧基。

墓识福州张太守,台平唐代李公垂。

怆怀旧事摩残碣,白柰飞花梦正迟。

(0)

度胶山

鸟集云停过草庵,悠悠心事向谁谈。

南人北去途将半,步步回头总望南。

(0)

游常泰寺

红树发秋吟,乘闲爱远寻。

泉声寒漱石,香气夜归林。

古屋青萝挂,残碑碧藓侵。

低回不能去,徒抱住山心。

(0)

忍草庵度夏寄贻京王二

分将禅舍作书巢,补葺何妨自剪茅。

客病最宜亲梵夹,家贫只合荐山肴。

恰逢花尽荷擎蕊,正苦林疏笋放梢。

长吏任教征税遍,传呼应不到荒郊。

(0)

同榈香游石门次韵三首·其一

登山必绝顶,选幽必深谷。

青青彼中阿,于世谢荣辱。

遥望阴崖云,隐隐石门屋。

攀萝一俛仰,延伫成遐瞩。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