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州慢三首·其二》
《石州慢三首·其二》全文
清 / 史承谦   形式: 词  词牌: 石州慢

潦落琴书,孑尔长征,关河无伴。

远游漫拟灵均,别绪纷飞吴苑。

巴邱鼓柁,题诗黄鹤楼头,秋风袅袅吹江汉。

何处九疑云,看遥天帆转。孤馆。

登临应过,向鹦鹉洲边,细腰宫畔。

定有哀砧惊梦,洞箫飘怨。

月明乌鹊,望中隐隐江南,湘兰沉芷添肠断。

红鲤尺书来,忆辞家王粲。

(0)
鉴赏

这首《石州慢》是清代诗人史承谦的作品,描绘了一位远行者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词中以“潦落琴书,孑尔长征”开篇,点明了主人公独自远行的境遇,琴书潦倒,形单影只,形象地展现了旅途中的寂寞与艰辛。

“远游漫拟灵均,别绪纷飞吴苑。”这里借用了屈原(灵均)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吴苑,泛指江南地区,暗示了诗人远离家乡,身处异乡的情景。

“巴邱鼓柁,题诗黄鹤楼头,秋风袅袅吹江汉。”描述了诗人乘船经过巴丘,登高题诗于黄鹤楼,面对秋风江面的景象,既有壮志豪情,也蕴含着淡淡的忧愁。

“何处九疑云,看遥天帆转。”九疑山位于湖南,此处借九疑云,象征着远方的家乡,诗人遥望天际,仿佛能看见家乡的船只在云雾中缓缓移动,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孤馆。登临应过,向鹦鹉洲边,细腰宫畔。”孤馆,指的是旅途中临时住宿的地方,诗人在这里登高远眺,经过鹦鹉洲和细腰宫,这些地方都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引发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定有哀砧惊梦,洞箫飘怨。”哀砧,古代妇女捣衣的声音,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洞箫,一种古老的乐器,声音悠扬,常用来抒发哀怨之情。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夜晚难以入眠,被远处传来的捣衣声和洞箫声所惊扰,内心充满了哀愁和思念。

“月明乌鹊,望中隐隐江南,湘兰沉芷添肠断。”月明之夜,诗人望着远方,隐约可见江南的轮廓,湘兰和沉芷的香气让他更加思念家乡,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

“红鲤尺书来,忆辞家王粲。”红鲤,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鱼,尺书,指的是书信。诗人想象着远方有人给他送来书信,这封信来自辞官归隐的王粲,进一步加深了他对家乡和过去的回忆。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远行者在旅途中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史承谦
朝代:清

江苏宜兴人,字位存。诸生。工词,能采集众家之长,并自出新意。有《小眠斋词》。
猜你喜欢

续哀雨诗四首·其二

晴月岚平北斗移,挑灯长话桂山时。

峒云侵夜偏飞雨,宿鸟惊寒不拣枝。

天吝孤臣唯一死,人拚病骨付三尸。

阴晴旦暮寻常极,努力溯洄秋水湄。

(0)

游子怨哭刘母四首·其四

丝断不复理,鸟鸣哀难止。

三年九春绝,衰草凌霜靡。

行行向隧道,邑邑歌蒿里。

掩涕会有时,苍天终何已。

(0)

次韵曦讲师南仲牧閒园杂咏十首·其三

曲径傍边薝卜林,蕊头朵朵缀璚簪。

经馀未把袈裟解,静嗅清香坐树阴。

(0)

题飞鸣宿食百雁图

碧汉斜书草草,清宵众语雍雍。

莫向芦花深处,江南稻熟秋风。

(0)

次韵宁熙中上人姑苏纪游十首·其九宿观音寺

锡杖寻幽四月交,山中地位总清高。

一庭萝月县金鉴,万壑松风响翠涛。

云卧已知随处好,浪游无愧此生豪。

上方梦觉清如洗,况是鹤鸣从九皋。

(0)

庚辰元日

授历纪庚辰,开元值丙寅。

五更微见雪,两日便迎春。

头戴银幡巧,门题彩帖新。

屠苏循故事,殿饮老年人。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