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弋阳山居留别卢邵二侍御》
《归弋阳山居留别卢邵二侍御》全文
唐 / 刘长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渺渺归何处,沿流附客船。

久依鄱水住,频税越人田。

偶俗机偏少,安闲性所便。

祗应君少惯,又欲寄林泉。

(0)
翻译
茫茫然不知要回到哪里去,沿着河流随客船漂流。
长久以来居住在鄱阳湖边,频繁地租借越人的田地耕种。
我与世俗格格不入,这样的生活正好符合我的闲适性格。
可能只是因为你习惯了这种生活,又想回归自然,寄情于山林泉石之间。
注释
渺渺:形容广阔无边或迷茫。
归:返回。
何处:哪里。
沿流:顺着水流。
附:跟随。
久依:长时间居住。
鄱水:指鄱阳湖。
税:租税,这里指租借。
越人:古代南方的民族,这里泛指当地人。
偶俗:不合时宜,与世俗不合。
机偏少:机会较少,这里指与世俗打交道的机会。
安闲性:悠闲的性格。
所便:适合。
祗应:只因,大概是因为。
君:你。
少惯:习惯已久。
又欲:又想要。
寄:寄托,寄居。
林泉:山林泉石,代指自然环境。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和对旧友的思念。开篇“渺渺归何处,沿流附客船”两句,以一个问题开始,渺渺指远去或迷茫的意思,表达诗人对于归宿的寻觅与不确定性。而“沿流附客船”则描绘出诗人随波逐流,依附于客船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

接着,“久依鄱水住,频税越人田”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居住地点是在鄱水之滨,并且因为生活所需,不得不时常进入越人的田地中收割粮食。这段描述显示出诗人已经适应了一种简单而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

“偶俗机偏少,安闲性所便”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淡然,以及对简单平静生活的享受。这里,“偶俗机”指的是偶尔的世俗琐事,而“偏少”则意味着这些琐事已经大为减少;“安闲性所便”则是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心旷神怡,非常适合自己的本性。

最后,“祗应君少惯,又欲寄林泉”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朋友的回应——尽管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清贫的生活,但依然想要将这份宁静和美好寄托给远方的朋友。这里,“祗应”是承诺或答应的意思,“君少惯”则指的是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回应;“又欲寄林泉”则是表达了诗人希望把自己的这种隐逸生活也分享给朋友,共同享受那份清净与宁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作者介绍
刘长卿

刘长卿
朝代:唐   字:文房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709—789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赠别王与时方伯

海中三花树,石上五粒松。

与子今有约,相候寻其踪。

褰衣白云杪,时戏苍精龙。

手把古苔篇,还访昆崙峰。

峰顶咽玄露,长令有好容。

回首谢尘世,莫教生秋蓬。

(0)

采莲曲二章·其一

越女颜如玉,和歌行晚风。

举头乍相识,棹入莲叶中。

(0)

日蚀

王春启元祚,阳德丽方升。

光华奄薄蚀,阴厉故相乘。

精祲信交荡,贞悔邈何徵。

千官祗对越,圣席眇虚凭。

周诗旧陈戒,麟编薄示惩。

昭象蓍龟合,殷忧兹日承。

微臣限江汉,延伫意何胜。

(0)

秋日怀李郎中及边熊二君子五首·其二

借问关中友,新诗近转多。

风烟兴难尽,摇落意如何。

熊子元相得,边丞定数过。

谁能念离索,樽酒邈山河。

(0)

与江夏尹饯于舍人于黄鹤楼

未有干戈地,能令栋宇全。

乾坤馀壮观,荆楚郁山川。

鹤唳寥天迥,江深禹庙前。

舟樯控南北,节镇此旬宣。

令尹乘时暇,使君同祖筵。

炎蒸飘不到,虚爽境何偏。

乃继登临迹,空怀作者贤。

风烟一回首,今古共凄然。

握手将安适,经秋未拟旋。

迢迢沙际月,遥忆桂阳船。

(0)

谒严子陵祠

言访羊裘隐,荒台迹宛然。

岩崖祠屋缀,天汉客星悬。

伊昔风云感,丘园束帛戋。

神龙不可系,造化独深全。

去矣孤踪邈,怀哉大泽偏。

钓竿何袅袅,石濑故溅溅。

郡以高名著,山依汗简传。

馀风犹激懦,圣代更招贤。

圭组谁怜辱,襟期本尚玄。

终焉赴空谷,寤寐白驹篇。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