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引衅入萧墙,何苦掺戈只自戕。
最惹污尘惟面目,难医蛊毒在膏肓。
衣冠扫地成奇劫,瓜蔓抄家到善良。
一网可怜鱼已尽,含沙犹欲暗中伤。
无端引衅入萧墙,何苦掺戈只自戕。
最惹污尘惟面目,难医蛊毒在膏肓。
衣冠扫地成奇劫,瓜蔓抄家到善良。
一网可怜鱼已尽,含沙犹欲暗中伤。
这首诗《书事八首(其二)》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描绘了社会动荡、道德沦丧的景象,以及人性中的阴暗面。
首联“无端引衅入萧墙,何苦掺戈只自戕”,开篇即揭示了社会内部矛盾的激化,无辜者因不明原因卷入争斗,最终自相残杀,表达了对这种无谓冲突的谴责。
颔联“最惹污尘惟面目,难医蛊毒在膏肓”进一步深化主题,将社会的腐败比作“污尘”,将人心的病态比作“蛊毒”。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的现状,暗示了问题的根源在于人心深处的腐朽。
颈联“衣冠扫地成奇劫,瓜蔓抄家到善良”描述了社会动乱带来的破坏,不仅权贵阶层受到冲击,就连普通百姓也难以幸免,体现了社会动荡对全体民众的伤害。
尾联“一网可怜鱼已尽,含沙犹欲暗中伤”以“鱼”喻指无辜的受害者,表达了对这些人的同情和哀悼。同时,“含沙”这一典故出自《庄子》,暗指那些在背后进行恶意中伤的人,即使在受害者消失后,仍不愿放过,继续散布谣言,揭示了人性中阴暗、不择手段的一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如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社会动荡等,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态度。
君不见东鲁泰岱高绝淩青天,磨厓日观穷跻攀。
扪萝披石蹑危磴,耸身直上云霞巅。
又不见黄河穿塞决昆崙,排山倒海驱蛟鼋。
冲波逆折不畏险,扁舟直抵银河边。
仰止胁息坐长叹,望洋惊阻空流连。
邱阜之堤,沟浍之水,亦将听其嵯峨而潺湲。
君不见仲尼没后圣道孤,奸臣贼子无日无。
辟杨排墨正人心,子舆生将天地扶。
干戈扰攘递狂秦,文运否极遭屠诛。
董子崛起烈焰馀,天人义利非龃龉。
承先开后赖此人,诚哉不愧为醇儒。
自汉以还千馀年,出玄入空纷驰驱。
择焉不精语不详,茫茫道脉悲荒芜。
五星聚奎炎宋兴,名儒辈出微言明。
人知尧舜皆可学,日月丽天江河行。
天生大人何巍巍,赋性不异我与而。
男儿奋兴能自立,邵大周精安足齐。
君不见一篑为山平地中,累累不绝起高峰。
疋缯将完丝忽断,机轴空劳不成练。
地易崩摧天易老,日月禅代无昏晓。
人生百年能几时,朝如春花暮秋草。
青年乘时不早图,倏忽万类同枯槁。
《进学篇寄坦居五弟》【清·戴亨】君不见东鲁泰岱高绝淩青天,磨厓日观穷跻攀。扪萝披石蹑危磴,耸身直上云霞巅。又不见黄河穿塞决昆崙,排山倒海驱蛟鼋。冲波逆折不畏险,扁舟直抵银河边。仰止胁息坐长叹,望洋惊阻空流连。邱阜之堤,沟浍之水,亦将听其嵯峨而潺湲。君不见仲尼没后圣道孤,奸臣贼子无日无。辟杨排墨正人心,子舆生将天地扶。干戈扰攘递狂秦,文运否极遭屠诛。董子崛起烈焰馀,天人义利非龃龉。承先开后赖此人,诚哉不愧为醇儒。自汉以还千馀年,出玄入空纷驰驱。择焉不精语不详,茫茫道脉悲荒芜。五星聚奎炎宋兴,名儒辈出微言明。人知尧舜皆可学,日月丽天江河行。天生大人何巍巍,赋性不异我与而。男儿奋兴能自立,邵大周精安足齐。君不见一篑为山平地中,累累不绝起高峰。疋缯将完丝忽断,机轴空劳不成练。地易崩摧天易老,日月禅代无昏晓。人生百年能几时,朝如春花暮秋草。青年乘时不早图,倏忽万类同枯槁。
https://shici.929r.com/shici/gzFsU8x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