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林春足雨,新笋迸龙雏。
邻叟勤致馈,老人欣付厨。
朝餐甘饱美,放净为嗟吁。
惜取葛陂杖,犹堪代我驹。
荒林春足雨,新笋迸龙雏。
邻叟勤致馈,老人欣付厨。
朝餐甘饱美,放净为嗟吁。
惜取葛陂杖,犹堪代我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温馨画面,通过对春日雨后新发竹笋的细腻描写,以及邻里间互相赠送食物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乡土情感的深厚体验。
“荒林春足雨,新笋迸龙雏”两句,生动地勾勒出雨后竹林的鲜活景象。春天的连绵细雨滋养着大自然,使得竹林中新发的竹笋蓬勃向上,如同幼小的龙雏般充满生命力。
“邻叟勤致馈,老人欣付厨”两句,则转到了人间的情谊。邻里之间互相送来送去的食物,不仅是对味觉的享受,更是情感的交流和社区关系的密切。
“朝餐甘饱美,放净为嗟吁”一段,细数了早晨餐桌上的丰盛与清淡,以及老人对于饮食的满足与欣悦。诗中不仅描绘出物质的充实,更透露出精神上的满足和安逸。
最后,“惜取葛陂杖,犹堪代我驽”两句,则是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一种反思。诗人表达了对竹子这种天然之材的珍惜,以及通过使用它来减轻劳作负担的愿望。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观和美学情趣,也透露出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等深层次主题的思考。
莲香如绮细濛濛,翡翠窥鱼袅水荭。
卷箔未生单簟月,凭栏初过一襟风。
横攲片石安琴荐,独倚新篁看鹤笼。
沉李冻醪无寄与,可怜潇洒兴谁同。
三月山方暖,林花互照明。
路盘层顶上,人在半空行。
水色云含白,禽声谷应清。
天风拂襟袂,缥缈觉身轻。
高柳春才软,冻梅寒更香。
暮雪助清峭,玉尘散林塘。
那堪飘风递冷,故遣度幕穿窗。似欲料理新妆。
呵手弄丝簧。冷落词赋客,萧索水云乡。
援毫授简,风流犹忆东梁。
望虚檐徐转,回廊未扫,夜长莫惜空酒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