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亲因美禄,出宰得名邦。
綵服临花县,琴堂治锦江。
曾参端有并,宓贱岂无双。
想见三年后,民风尽变庞。
迎亲因美禄,出宰得名邦。
綵服临花县,琴堂治锦江。
曾参端有并,宓贱岂无双。
想见三年后,民风尽变庞。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因其卓越的才能与品德,被委任到名闻遐迩的地区担任地方长官。他不仅身着华丽官服,面对如画的县城,还以琴堂治理锦江,展现了其文武兼备的才能。诗中提到的“曾参”与“宓贱”,皆为古代贤良之士,以此来赞颂该官员的高尚情操与非凡能力。最后,诗人预想在三年任期结束后,当地民风必将因他的治理而发生积极变化,展现出对这位官员深切的期待与高度的赞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官员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和谐互动,以及对理想政治状态的美好憧憬。
当年瑞节庆虹流,冷落如今阅几秋。
鼓腹遗民犹诧说,攀髯诸老更谁留。
玉梅枝上春长在,金粟堆边云正愁。
追记鹄袍陪拜日,晓风黄伞望宸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