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月三日舟发通济河同李蘧门作》
《二月三日舟发通济河同李蘧门作》全文
清 / 吴敬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丽景方如许,如何作旅人。

薰梅红渐减,擘柳绿初匀。

古庙春烟湿,荒村社火新。

昼眠知有禁,宴宴笑言亲。

(0)
翻译
眼前的美景如此美丽,为何我却成了过客。
梅花的香气逐渐减弱,初生的柳叶绿色均匀。
古老的庙宇春烟缭绕,荒芜的村庄社火活动热闹起来。
白天小憩知道有所禁忌,但仍然愉快地笑着交谈。
注释
丽景:美丽的景色。
如许:如此。
何:为什么。
作:成为。
薰梅:散发着梅花香气。
红渐减:红色渐渐减少。
擘柳:折断柳枝。
绿初匀:绿色刚刚变得均匀。
古庙:古老的庙宇。
春烟:春天的烟雾。
湿:湿润。
荒村:荒废的村庄。
社火:乡村的节日庆祝活动。
新:新的。
昼眠:白天小睡。
禁:禁忌。
宴宴:欢乐的样子。
笑言亲:愉快地交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的美丽景色,诗人表达了面对如此风光,自己如何能够忍心成为旅人远行。诗中“薰梅红渐减”写出了春季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擘柳绿初匀”则描绘出柳树初展新叶的生机。而“古庙春烟湿,荒村社火新”一句,不仅展示了古旧庙宇在春天轻柔细雨中的氛围,也勾勒出了远处乡村中刚燃起的烟火。

最后两句“昼眠知有禁,宴宴笑言亲”表现出诗人对日间休憩的自省,以及与友人的温馨交流和愉悦之情。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是对生活中点滴温暖瞬间的捕捉。整首诗通过平淡而深远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旅行、自然和人际关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吴敬梓

吴敬梓
朝代:清   字:敏轩   号:粒民   籍贯:安徽省全椒   生辰:1701—1754年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猜你喜欢

诗函报林十,适又渡海,歌以寄之

去年烽火起,君去罩雾里。

雾山一一高,君视等鸿毛。

航海一去寻乐土,温陵旧是晋时浦。

晋人携家江畔居,当时亦避羯奴苦。

文物衣冠犹俨然,城郭襟海带云烟。

忆昔伧荒已千载,得君羁旅又三年。

今年台地烽偶熄,君潜渡海问田宅。

山川虽是景物非,疑忌之邦君遁迹。

得君诗函报君书,君已不滞回风裾。

一帆波起随急棹,四山月出空精庐。

望君在何处,天长迷海曙。

一纸搁山中,无由追日驭。

我向此邦依,何殊荆棘据。

闻君挈眷欲重来,叹息故巢难去去!

作短歌,小名署是「弃生」,甘执御。

从今富贵功名非吾知,惟望文辞诗卷人间著!

作诗与子且自吟,泪滴青山犹昔心。

(0)

日本杂事诗·其一七八

依样葫芦巧略同,镂金刻木总能工。

楚材借用推鞍部,蕃别传家数笔公。

(0)

日本杂事诗·其三十三

堂堂黼座设朝仪,神武初元立国时。

一百一声闻祝炮,满城红日早悬旗。

(0)

有以守社稷为言者口号示之

万一群胡竟合围,城危援绝势难支。

要知四海为家日,终异诸侯失国时。

夺使只如争虎穴,劳王非敢战鱼丽。

溥天颂德三年久,请听回中鼓吹辞。

(0)

己亥续怀人诗·其二十

四壁青山乱叠书,蓬蒿波径闭门居。

记曾元子坊边遇,手絜筠篮贯柳鱼。

(0)

感事·其二

上变飞腾赤白囊,两端首鼠疾奔忙。

刚闻赤板连名奏,便召长枪第六郎。

驰骑锁门谋大索,屯桥阻水伺非常。

珠襦武帐诸臣侍,亟诏明晨幸未央。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