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拟承恩老汉宫,谁知骑马出秦中。
秖缘命薄应无怨,圣主何须杀画工。
长拟承恩老汉宫,谁知骑马出秦中。
秖缘命薄应无怨,圣主何须杀画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仲昭所作的《明妃词六首》中的第三首,以“明妃”即王昭君为题材,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权力与艺术关系的思考。
首句“长拟承恩老汉宫”,描绘了王昭君原本的愿望,即在汉宫终老,享受荣华富贵。然而,现实却与她的愿望背道而驰,她最终骑马离开了秦中之地,暗示了命运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接着,“秖缘命薄应无怨”,意味着王昭君之所以遭受这样的命运,是因为她的命运本就贫瘠,因此她不应感到怨恨。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王昭君命运的同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命运不公的无奈。
最后,“圣主何须杀画工”,则将话题转向了权力与艺术的关系。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权力者滥用权威、忽视艺术价值的批评。这里的“圣主”象征着权力的拥有者,而“画工”则代表了艺术家。诗人认为,真正的圣主不应该因为个人喜好或偏见而伤害艺术家,而是应该尊重和保护艺术创作。
整首诗通过对王昭君命运的描述,以及对权力与艺术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社会批判意识。
玉釭开尽丹葩,画檐深宿蟾蜍影。
门掩清宵,声来何处,堂空人静。
如竹梳风,如荷过雨,如泉发井。
向罗帏细细,如歌如语,还如暗虫相命。
绣被沉薰正暖,梦云车、紫鹓双并。
洞庭旷野,九韶齐奏,殷天笙磬。
别有蛾眉,鼓琴弹瑟,江鸣山应,待翛然睡觉,炉存馀灺,鸡啼窗囧。
雨歇凉生,天高气爽,又是一岁重阳。
雁声来处,云白草茫茫?
黄菊知人无酒,也不惜、椷死幽芳。
龙山上,西风暝霭,落日下牛羊。
登楼,何限兴,一齐分付,络纬寒螀。
把古今闲事,莫更思量。
坐到银河案户,城角尽、月转空墙。
凝眸久,惊乌蜚起,零露湿衣裳。
阴风吹空寒凛冽,玉壶夜半玄冰结。
十二楼中琐翠鸾,太微宫里县明月。
明月流光照玉壶,珠飞上天沧海枯。
青女鍊霜封具阙,燧人焫犀龙泣血。
银河凌澌胶北斗,五色石裂娲皇走。
相看一笑天茫然,回首人间三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