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沧浪亭》
《沧浪亭》全文
宋 / 苏舜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一径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高轩面曲水,脩竹慰愁颜。

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

吾甘老此境,无暇事机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舜钦在繁华都市中寻得的一片宁静之地——沧浪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首联“一径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开篇即以生动的笔法描绘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它环绕着一片幽静的山林,竟然隐藏在这喧嚣的城市之中。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城市的热闹与山林的幽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沧浪亭的独特魅力。

颔联“高轩面曲水,脩竹慰愁颜”,进一步描绘了沧浪亭的环境。高大的建筑面向蜿蜒的流水,修长的翠竹则仿佛在安慰着诗人愁苦的面容。这里的“高轩”不仅指建筑的高大,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高洁与超脱。“曲水”则暗示了水流的悠长与灵动,为环境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脩竹慰愁颜”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慰藉,竹子的坚韧与挺拔似乎在告诉诗人,即使面对生活的困境,也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颈联“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外界的隔绝感以及内心的宁静。诗人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险恶(“迹与豺狼远”),他的心如同自由自在的鱼鸟,随风飘荡,无拘无束。这里通过“鱼鸟”这一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由、渴望心灵解放的心境。

尾联“吾甘老此境,无暇事机关”,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环境的满足与对未来的期许。诗人甘愿在此度过余生,不再为世俗的权谋与机巧所累,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沧浪亭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自然生活的理想境界。

作者介绍
苏舜钦

苏舜钦
朝代:宋   字:子美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生辰:1008—1048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词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
猜你喜欢

送广东漕范子仪

我为三衢居,君作番禺行。

君行我方病,岁序仍峥嵘。

岭海未寂寞,斯民则憔悴。

得君镇临之,固可以卒岁。

嗟君盛德后,穷独与我同。

比年数见之,长在寒苦中。

番禺盛宾僚,莫如元帅贤。

君行问安否,道我如昔然。

(0)

建安熊述之为令建德不言而民治将适三衢留诗美之二首·其一

熊卿治建德,隐几心若水。

民肥吏乾枯,亦不用笞箠。

问子何能然,此岂力可使。

建安今多贤,于子可见尔。

(0)

与范益谦炳文叔仪步月

岁月忽已过,羁穷非独今。

稻塍分白水,月影上清阴。

畎亩平生事,江湖他日心。

相过无百步,犹觉费追寻。

(0)

和范仲熊舜元游橘园见梅

橘林经雨未全衰,归路人家已见梅。

风物粗知江左胜,瘴烟新离岭南来。

笔头有眼方知妙,句里忘言始绝埃。

但得一寒无事过,与公还往胜衔杯。

(0)

和邢子坚韵

万里重归旧秃翁,笑谈聊复与君同。

鹪鹩所愿一枝足,鼯鼠从来五技穷。

短发自梳浑欲白,残炉因客尚能红。

正须混迹师元亮,未忍低头学敬通。

(0)

送一上人

我齿久已摇,君发日向白。

相逢不相笑,共被老境迫。

周旋三十年,近岁多间隔。

伊昔无事时,日夕望颜色。

此道要琢磨,苦语费思索。

不能如宿心,每负朋友责。

别我宁陵县,随我昭德宅。

所期无二三,可恨已千百。

交游大半死,况值兵火厄。

举首望八荒,无乃天地窄。

凉风吹秋深,江湖动行客。

谁能于此时,出语见肝膈。

胡尘蔽中原,盗贼暗阡陌。

公其无遽行,待我有良策。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