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董邦达西湖画册十四幅·其三初阳台》
《题董邦达西湖画册十四幅·其三初阳台》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我闻华顶十月朔,日月同度传奇观。

此语近怪疑信半,不曾神树徵星官。

葛岭冬孟之上日,独称晓日光流丹。

阳月初阳腾瑞曜,此理平易何疑焉。

天鸡鸣后海波沸,玫瑰靺鞨朱火殷。

葛翁吞光得仙道,东将入海扶桑攀。

至今台下遗丹灶,欲往寻之阻路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初阳台的壮丽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与自然之美。诗人以“我闻”开头,引入传说中的华顶和葛岭,通过对比和想象,构建了一个神秘而富有诗意的世界。诗中提到的“神树”、“徵星官”、“天鸡”、“海波”等元素,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奇幻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葛岭冬孟之上日,独称晓日光流丹”,诗人描绘了葛岭上冬日早晨的景象,阳光如同流动的丹砂,渲染出一片温暖而瑰丽的氛围。接着,“阳月初阳腾瑞曜,此理平易何疑焉”,进一步解释了这种自然现象的合理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理解。

“天鸡鸣后海波沸,玫瑰靺鞨朱火殷”,通过“天鸡鸣”这一自然界的标志,引出海面波涛汹涌,仿佛燃烧着红色火焰的生动场景。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阔与力量,也暗示了某种超乎寻常的神秘力量。

最后,“葛翁吞光得仙道,东将入海扶桑攀”,诗人借由葛翁的故事,表达了对仙人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西湖初阳台作为连接人间与仙境的特殊位置。而“至今台下遗丹灶,欲往寻之阻路艰”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寻,以及面对困难时的无奈与坚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想象力与人文关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次韵溪居六绝·其五

客来沽酒醉婆娑,童子垂纶钓绿波。

檐外雨晴春树茂,无心勾引鸟声多。

(0)

首尾吟七首·其七

人于物外莫容心,名教无惭我所歆。

正笏立朝安进退,点书教子细披吟。

青山渺渺频来梦,华发萧萧渐满簪。

齑瓮茶铛清味足,人于物外莫容心。

(0)

首尾吟七首·其三

人于物外莫容心,己不求人人自寻。

莘野得君亡夏日,傅岩起相作商霖。

鹰扬功在九韬略,龙跃威施七纵擒。

事业时来皆分内,人于物外莫容心。

(0)

首尾吟二十首·其十七

达观万象付评量,恶物蕃滋苦见妨。

秋雨稻畦稂莠长,春风花圃草莱荒。

满家厌听喧蝇蚋,当路惊闻走虎狼。

元气生生何糅杂,达观万象付评量。

(0)

首尾吟二十首·其八

达观万象付评量,楼殿如星起宝坊。

唱佛狂谈如有理,参禅兀坐畏无常。

法传心印皆文字,形寓阎浮即色香。

未必真空都绝物,达观万象付评量。

(0)

重过小孤山

从古开关作海门,风涛不动石为根。

地灵内拱孤身露,水势西来万派吞。

高柱擎天环日月,飞岑起雾湿朝昏。

羽翰倘出层巅上,直度云霄叫帝阍。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