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人不会唐言,端坐巍巍少室前。
刚被流支打齿缺,至令有理不能宣。
西天人不会唐言,端坐巍巍少室前。
刚被流支打齿缺,至令有理不能宣。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泰所作的《颂古四十四首》中的第四十四首。诗中以西天佛国的人不会说唐朝的语言为引子,描绘了一种超越语言障碍的境况。"端坐巍巍少室前",少室山是道教名山,此处可能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心世界或佛教的智慧高地。接下来的两句"刚被流支打齿缺,至令有理不能宣",形象地表达了佛法深奥难解,即使是受到过佛教教义冲击(如"流支"可能指佛教中的异见或挑战),也难以用世俗的语言完全表达其精微之处。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佛法玄妙和难以言表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学习和理解佛法的艰难与需要深入体悟。诗人在简洁的叙述中,传达出对佛教智慧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我家住在西湖曲,种得梅花绕茅屋。
雪消风暖花正开,千树珑璁缀香玉。
有时抱琴花下弹,有时展易花前读。
浩然清气满乾坤,坐觉心胸绝尘俗。
一从游宦来京师,几度梅花入梦思。
为君展卷题诗处,还忆开窗对月时。
醉墨淋漓染毫素,笔底生春若神助。
调羹鼎鼐愧无功,何时却踏西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