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僻林泉近可寻,几閒便与一登临。
诗裁每到随时异,山色不期共夏深。
日午松梢团覆盖,雨馀涧底乱鸣琴。
迩来略得消烦虑,爱向仙区悟道心。
幽僻林泉近可寻,几閒便与一登临。
诗裁每到随时异,山色不期共夏深。
日午松梢团覆盖,雨馀涧底乱鸣琴。
迩来略得消烦虑,爱向仙区悟道心。
此诗描绘了夏日香山的幽静与自然之美。首句“幽僻林泉近可寻”,点明了地点的隐蔽与易于接近,营造出一种隐逸之感。接着,“几閒便与一登临”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亲近与喜爱,愿意随时前来欣赏。
“诗裁每到随时异,山色不期共夏深。”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说明了诗境与山色随时间变化而不同,但无论何时,山色都与夏日的深沉相映成趣。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变与丰富,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日午松梢团覆盖,雨馀涧底乱鸣琴。”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夏日午后阳光透过松树洒下的光影,以及雨后山涧中溪水潺潺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通过“团覆盖”和“乱鸣琴”的形象比喻,诗人巧妙地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最后,“迩来略得消烦虑,爱向仙区悟道心。”表达了诗人通过亲近自然,获得了心灵的平静与解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悟道的境界。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探索与升华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香山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风貌。
北风彻骨大地寒,同云四布天漫漫。
武人东征马不进,狐裘貂帽相盘桓。
玉龙衙衙六花舞,未到天明盈尺五。
牙旗半卷冻不翻,白战无声寂桴鼓。
明州城头冻雀飞,姑苏台上乌夜啼。
吴姬沈醉尚歌舞,健儿执戟寒且饥。
斯时龙公战未息,海水掀作琉璃碧。
毒雾遥连鳖子亹,明珠照彻鲛人宅。
羊羔美酒花冥冥,春风早入沧浪亭。
谁何献策毋乱行,吁嗟李愬方治兵。
昔年秋雨邀投宿,今年春风馈食肉。
如许交情久勿衰,世情何故日翻覆。
畅行西学搅中原,今古划然成两局。
推求至理甚平常,天运从来鲜重复。
不论世情论交情,四十年前曾共读。
河梁分手几星霜,一幅新图天上落。
披图省识图中人,犹是书生真面目。
官冷如冰身不羁,梦回未许黄粱熟。
溪头杨柳渡头船,呼到小奚供汤沐。
天宽地阔任啸歌,世外徜徉消清福。
一棹归来带有春,想是毗陵春扇足。
六籍胡为轻废置,平地骇闻风波恶。
勿弃旧时老弟兄,携余中遁愚公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