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秋声》
《赋得秋声》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独坐满清听,秋空何处寻。

刁骚喧岸苇,淅沥递霜林。

杂响云中雁,和鸣月下砧。

初从寒叶度,转向夕山沉。

不雨泉生夜,无钟梵送音。

瑶琴将玉笛,一倍助萧森。

(0)
鉴赏

这首《赋得秋声》由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静谧而富有韵律的画面。

首联“独坐满清听,秋空何处寻”,开篇即点出诗人独自一人在清寂的环境中聆听秋声,寻找那飘渺的秋空,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深邃的氛围。

颔联“刁骚喧岸苇,淅沥递霜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秋风中岸边芦苇的嘈杂声与霜林中的淅沥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秋天特有的自然景象,既有动态的芦苇摇曳,又有静态的霜林静谧,动静结合,声色并茂。

颈联“杂响云中雁,和鸣月下砧”进一步深化了秋声的主题,云中雁的杂乱叫声与月下的捣衣声相互应和,形成了一种和谐而略带凄凉的音乐感,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生活在此刻交汇,共同演奏着秋日的乐章。

尾联“初从寒叶度,转向夕山沉”描绘了秋声从寒叶间缓缓流过,最终消失在夕阳西下的山峦之中,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秋声的渐行渐远,给人以淡淡的忧伤之感。

最后,“不雨泉生夜,无钟梵送音”则以夜晚的泉水声和佛寺的钟声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宁静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之间和谐共存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秋声这一主题贯穿始终,不仅展现了秋天的独特韵味,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玉漏迟 泛舟东溪

故园平似掌。
人生何必,武陵溪上。
三尺蓑衣,遮断红尘千丈。
不学东山高卧,也不似、鹿门长往。
君试望。
远山*处,白云无恙。
自唱。
一曲渔歌,觉无复当年,缺壶悲壮。
老境羲皇,换尽平生豪爽。
天设四时佳兴,要留待、幽人清赏。
花又放。
满意一篙春浪。

(0)

清平乐 围棋

棋声清美。
盘薄青松底。
门外行人遥指似。
好个烂柯仙子。
输赢都付欣然。
兴阑依旧高眠。
山鸟山花相语。
翁心不在棋边。

(0)

南乡子 张彦通寿 四印齐本樵庵词注云,按换

窗下络车声。
窗外儿童课六经。
自种墙东新菜荚,青青。
随分杯盘老幼情。
千古董生行。
鸡犬升平画不成。
应笑刘家刘老子,无能。
纵饮狂歌

(0)

西江月 送张大经

留在平生落落,休嗟世事滔滔。
青云底柱本来高。
立向颓波更好。
一片花飞春减,可堪万点红飘。
江花江月可怜宵。
莫赋招魂便了。

(0)

菩萨蛮 为王太利夫寿

吾乡先友今谁健。
西邻王老时相见。
每见忆先公。
音容在眼中。
今朝故人子。
为寿无多事。
惟愿岁长丰。
年年社酒同。

(0)

西江月 赠赵提学酒 强村业书本樵庵乐府

买得鸡泉新酿,病中无容同斟。
遣人持送旅窝深。
呼取毛翁共饮。
少个散花天女,维摩憔悴难禁。
安排走马杏花阴。
咫尺春风似锦。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