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明朝节。坐雨声,红闪一灯如血。
蝴蝶梦中,辘轳心上,头白如雪。
叹欹枕文园,五更还起问病妾。一线风,窗纸裂。
甚藓砌偎蛩,荻波回雁,共把古愁今恨,向人低说。
黄叶。秋光又别。照故人、那有明月。
锦官词客,黔南天外,浙东西粤。
各一幅千山万山,垂老归路绝。望夜色,香篆灭。
已唤却邻鸡,声声檐溜未歇。泪泼银屏万叠。
霜降明朝节。坐雨声,红闪一灯如血。
蝴蝶梦中,辘轳心上,头白如雪。
叹欹枕文园,五更还起问病妾。一线风,窗纸裂。
甚藓砌偎蛩,荻波回雁,共把古愁今恨,向人低说。
黄叶。秋光又别。照故人、那有明月。
锦官词客,黔南天外,浙东西粤。
各一幅千山万山,垂老归路绝。望夜色,香篆灭。
已唤却邻鸡,声声檐溜未歇。泪泼银屏万叠。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赵熙所作的《秋思耗》,以深秋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先,诗人通过“霜降明朝节”点出时令,渲染出一种凄冷的氛围。"坐雨声,红闪一灯如血"描绘了秋雨连绵中的一抹昏暗灯光,犹如鲜血般刺目,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孤独。
"蝴蝶梦中,辘轳心上,头白如雪"运用了象征手法,蝴蝶梦中的欢愉与现实中的愁苦形成对比,辘轳的转动则象征着时光流逝和心事重重,白发如雪则揭示了诗人年华老去的无奈。
接下来,诗人感叹自己像司马相如般病弱,“五更还起问病妾”,表达了对爱人的关切和生活的艰辛。“一线风,窗纸裂”进一步强化了秋夜的寒冷与寂静,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
“甚藓砌偎蛩,荻波回雁,共把古愁今恨,向人低说”运用拟人手法,将愁恨赋予了苔藓、蟋蟀和归雁,它们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哀愁和遗憾。"黄叶。秋光又别"再次强调季节更替,而“那有明月”则暗示了诗人对团圆和光明的渴望。
最后,诗人遥想远方的友人,各自漂泊在锦官、黔南、浙东等地,彼此之间山重水复,归路断绝,只能在夜晚的思念中默默流泪,直到“邻鸡”鸣叫,檐溜未歇,画面凄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赵熙独特的秋思之情。
竞逐朱轓载酒行,熙熙物态与人情。
浴沂我欲寻儒服,涉洧公方厌郑声。
试问冶容遨夜市,何如赤脚馌春耕。
故山瓜圃应无恙,老去深知愧邵平。
又见城门出土牛,鸡肤龟手稍和柔。
懒陪内史吟人日,不记灵均降孟陬。
病与风光犹未隔,老逢节序只添愁。
可怜满镜星星发,欲戴春幡却自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