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染翰侍明光,衣绣争看归故乡。
路指渭城云冉冉,春回华岳树苍苍。
科登甲第才名盛,恩及双亲雨露香。
悬想高堂称寿日,菜衣谩舞醉霞觞。
几年染翰侍明光,衣绣争看归故乡。
路指渭城云冉冉,春回华岳树苍苍。
科登甲第才名盛,恩及双亲雨露香。
悬想高堂称寿日,菜衣谩舞醉霞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官员张中书克巳功成名就后,衣锦还乡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张氏归乡的喜悦与对他的成就的赞美。
首句“几年染翰侍明光”,描述了张中书在朝为官多年,勤勉笔耕,深受君王赏识。接着,“衣绣争看归故乡”一句,生动展现了他衣着华丽,荣归故里时,乡亲们争相围观的热闹场景。
“路指渭城云冉冉,春回华岳树苍苍”两句,运用了自然景观的描写,以渭城的云彩和华岳的树木,营造出一幅壮丽的返乡图景,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科登甲第才名盛,恩及双亲雨露香”则直接赞扬了张中书的才华与品德,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更是在仕途上有所建树,其恩泽也惠及了双亲,如同雨露滋润大地一般,充满了温馨与感激之情。
最后,“悬想高堂称寿日,菜衣谩舞醉霞觞”表达了对张中书归家后,与父母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愿景。想象中,张中书在家中为父母举行寿宴,家人欢聚一堂,以简朴的菜衣舞蹈,庆祝这难得的团聚时刻,气氛热烈而温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张中书归乡的喜悦与家庭的和谐幸福,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功成名就后的家庭情感的重视与向往。
戚里张公子,古貌又古心。
面若一尺玉,心如百鍊金。
碧树阴阴绕茅屋,不惜黄金买书读。
有时梦到羲皇前,河洛图书看不足。
白昼呼童扫落花,高閒真似野人家。
堂上灵椿八千岁,綵服裁为五色霞。
白头邂逅洪都市,令我见之心即喜。
今人容貌古人心,一曲长歌吾老矣。
房星夜坠秋河碧,夭矫雄姿龙八尺。
何年飞下九重天,自□人间骑不得。
置之天上白玉阑,长鸣直欲趋天关。
瑶池碧桃千万片,回风吹雪春斑斑。
不学开元照夜白,西入褒斜走荆棘。
愿逐轩辕凌紫霞,远游常在太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