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马度原田,垄墓何累累。
北邙与东门,异世皆相似。
萧萧松柏风,翁仲凄立雨。
古坟已犁田,马鬣新又起。
绥绥游狐狸,蔓蔓滋葛藟。
长眠人不寤,万事东流水。
劳劳千载人,都为利名死。
荣华将不得,安能还故里。
金铸与宝装,亦弗能知矣。
使其能知时,薰心更何底。
驱马度原田,垄墓何累累。
北邙与东门,异世皆相似。
萧萧松柏风,翁仲凄立雨。
古坟已犁田,马鬣新又起。
绥绥游狐狸,蔓蔓滋葛藟。
长眠人不寤,万事东流水。
劳劳千载人,都为利名死。
荣华将不得,安能还故里。
金铸与宝装,亦弗能知矣。
使其能知时,薰心更何底。
这首诗名为《驱马度原田》,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全诗通过描绘马行于原野间,所见之墓冢累累,以及对生死、功名利禄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首句“驱马度原田”,开篇即以动态场景引入,马蹄踏过广阔的田野,引出后文对墓地的描写。接着“垄墓何累累”一句,点明了墓地的密集,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轮回。
“北邙与东门,异世皆相似。”这两句对比了两个不同的地点——北邙山和东门,虽处不同世界,但墓地的景象却惊人相似,表达了对生命终归尘土的感慨。
“萧萧松柏风,翁仲凄立雨。”松柏在风中摇曳,石像在雨中孤独站立,这一静一动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哀伤而肃穆的氛围,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与永恒的静默。
“古坟已犁田,马鬣新又起。”古墓被农田取代,新坟又相继崛起,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更迭在此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绥绥游狐狸,蔓蔓滋葛藟。”狐狸悠闲地游走,葛藟蔓延生长,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人类世界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寓意着生命的无常。
“长眠人不寤,万事东流水。”死者永远无法醒来,一切功名利禄都如流水般逝去,强调了生命的有限与追求的虚妄。
“劳劳千载人,都为利名死。”千百年来的人们,都在为名利而奔波,最终却徒劳无功,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荣华将不得,安能还故里。”即使拥有荣华富贵,也无法回到生命的起点,体现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
“金铸与宝装,亦弗能知矣。”即便是珍贵的金银珠宝,也无法让人真正理解生命的价值,突出了物质与精神的相对性。
“使其能知时,薰心更何底。”如果人们能够明白时间的宝贵,内心的欲望将会如何收束,表达了对珍惜当下、追求内心平和的呼吁。
整首诗通过对墓地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价值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忆昔姑在堂,早起视晨餐。
邻鸡甫唱晓,盥洗粗已完。
汲汲入厨下,督人理杯盘。
日出及日入,迅疾如惊翰。
今乃倦失眠,动见日三竿。
中间五六时,欲度良苦难。
天运有迟速,人意有悲欢。
矧此夏日永,百感来循环,生者各千里,逝者直九泉。
悲来无可解,政如坐针毡。
一日等一岁,羲驭无快鞭。
念此心焦郁,吾鬓俄成斑。
黄犊上阪不得息,苍鹰啄泥长苦饥。
秋原四顾惨白日,茫茫使我中心悲。
我驱单车来,落拓走燕赵。
市上今无击筑人,高歌呜咽谁同调。
道逢乞食儿,脱剑赠之聊一笑。
北风浩浩吹桑乾,洪潦没辙行路难。
村庐漂尽禾黍槁,嗷嗷鸿雁声嘶酸。
谁家少年解行乐,金丸如雨弹黄雀。